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景美園區人權議題公共對話

  • 日期:2017-11-20

106年11月18日於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禮堂,舉辦「釋放的記憶─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巡迴全臺第28場活動,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先生、本次影展王耿瑜策展人,以及二百多位關心人權議題的朋友等,齊聚觀賞《殺人一舉》影片,並參與映後座談。


《殺人一舉》映後座談會,由公共電視公行部副理胡心平小姐擔任主持,由兩位長期觀察臺灣及世界人權議題的學者與實踐者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陳俊宏主任,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花亦芬教授一一解析,並在與談中對人權與轉型正義提出精闢見解。


《殺人一舉》講述印尼歷史上著名的「930」事件,1965年的印尼軍事政變,時任陸軍戰略後備部隊司令的蘇哈托,在全國策動反共大清洗,大批共產黨員被殺,許多華人被當作共產黨員處決。片中的主角安華剛果是參與這次屠殺事件的真實人物。從賣電影票的小流氓變成軍隊領袖,一年內殺了數不清的共產主義者、華人、藝術家及知識分子,到現在仍被視為「民族英雄」,從未受審。這些令人髮指的行為卻被當事人認為是一種榮耀。


安華在片中實現自己的電影夢,故事融合土匪片、西部片、音樂劇的電影,荒誕情節加上殘暴的回憶,引領觀眾深入殺人兇手腦中的想像世界。觀影過程猶如一場狂熱的幻夢,眞假虛實之間發人省思。導演荷索形容為「可怕、超現實,影史史無前例的驚人之作!」


花亦芬老師提到,觀看此片應思考為何大規模屠殺的產生?在臺灣推動新南向政策時,印尼值得我們關注。印尼因《殺人一舉》與《沉默之像》兩部影片,分別從加害者與受害者觀點,陳述這段1965年歷史,影片在國際影展獲獎無數,引起國際關心其民主轉型。著有《歷史上的傷口上重生》、《像海洋一樣思考》的花亦芬老師在會中她表示,人權,是我們共同的事,臺灣,民主走在亞洲的前端,她期許臺灣落實轉型正義,輸出民主經驗,啟發東南亞國家,提供二十一世紀國家更好的解答。


陳俊宏主任在座談會中表示,轉型正義應包括追究加害者、彌補受害者、還原歷史真相、及進行制度改革使國家不再重蹈覆轍。國家人權博物館重要的任務為人權教育,讓過去的負債,變成未來的資產。使臺灣真誠面對過去,走向民主的未來。藉由真相進一步和解,才能走向和解共生的時代。


陳主任表示今年適逢解嚴30週年,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規劃「解嚴三十」系列人權教育活動,巡迴全臺辦理「釋放的記憶-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走訪全臺12縣市、36場巡迴,規劃6場主題影像展,其中包含中央大學、新竹高中、虎尾科技大學、成功大學、綠島國中、東華大學等各級學校場域,透過深入校園教育向下扎根,傳達人權的重要性。特別感謝各縣市政府、學校等協辦單位,及影展承辦單位公共電視投入眾多資源與人力,使活動圓滿成功,促使大家對於這片土地的人權關懷行動。


「釋放的記憶-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自11月19日至29日,於基隆、新竹、彰化、臺南辦理6場次,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先生、陳欽生先生將現身說法。邀請您一同透過紀錄影片,瞭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歷史,共同關心人權議題、實踐人權行動。本影展詳見網站http:/tihrf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