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26日召開「2012文化國是論」第一階段第七場次「從村落康樂到國家品牌」,聚焦藝文界共同關心的團隊扶植制度,邀請學者專家林谷芳、陳郁秀、朱宗慶、徐亞湘、于國華等與表演藝術界人士深入對話,議題包含分級獎助、績效評鑑、人才培訓、市場拓展、跨界合作,成果相當豐碩。與會者建議文化部應該透過影音產業,協助推動表演藝術,同時藝文團體要能勇於開拓新的合作資源管道,才能確保創作水準與時俱進。部長龍應台表示,很高興看到表演藝術界用團結的態度,共同面對文化的未來。文化部願意創造出新的合作平台,例如與教育部合作,推動藝術教育,提升國民美學素質,擴大藝文欣賞人口;或者透過文創法,找到更多可以挹注表演藝術產業的資源,共同把扶植的餅做大。
論壇於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舉行,三百張座位被擠到水洩不通,藝術家王心心、古秀偉、廖文和等都親自與會,還有許多來自中南部的劇團人士到場聆聽,展現全國表演藝術界對於文化政策的高度關切。文化部表示,藝文團體的扶植有多重面向,包括直接的經費挹注、間接的行政媒合與下鄉巡演,邀請國際策展人來台接觸演出團隊,把台灣的表演節目帶到世界各地。
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表示,全世界除了太陽劇團少數個案,幾乎所有的表演藝術團體都不具獲利性,台灣要維繫一個劇團,票房收入只占40%,政府補助約10-15%,其它得靠借貸或副業,所以維持政府的補助確有必要。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認為,藝術無價,創意無窮,補助表演藝術的核心,仍在於如何維持創作的活力,台灣未來如果要走向創意之島,劇團本身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國際視野,吸收全球創意,才能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部的扶植政策也要與時俱進調整,把國際趨勢納入扶植評鑑的標準。
文化大學戲劇系主任徐亞湘則為傳統戲曲請命,他認為表演藝術只要冠上「傳統」,就被視為沒落需要被保護,補助政策應該對於傳統戲曲的新創給予鼓勵,劇團本身也要體認到這是小眾市場,不可能有龐大的獲利商機,應該努力讓自己向下往深度發展,提升創作的整體水準。佛光大學藝術所長林谷芳則提醒,政府補助款只能救急不能救窮。藝文界要有辦法讓社會知道藝術的價值,才能吸引企業、民間願意持續投入資源。
第一線與藝文團體互動的表演藝術協會秘書長于國華表示,藝文團體扶植制度實施20年需要細緻調整,因應團體成長的生命周期而有不同的考量;台灣的表演團隊發展漸趨多元,應該根據自己的屬性,開拓新的合作資源,而非都靠仰賴政府或企業的補助。他以新加坡濱海大劇場挹注台灣劇團「寶島一村」的製作為例,使用創投資金分擔風險,也是另種選項,有很多新的管道可以開拓,但是表演劇團向來偏重創作,較不重視培植藝術行政人才,現在應該要加強藝術行政,主動嘗試開發多元資金的合作可能。
面對文化部成立的歷史新機,與會者提供許多積極建言。朱宗慶認為應該開啟跨部會的合作平台,例如7835村落藝文紮根,就需要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動員教育行政人力,效應高於單純的下鄉巡演。而如果能善用外交部的預算進行文化外交,徐亞湘則鼓勵參考日本經驗,透過影視節目活化傳統戲曲,日本偶像劇成功植入傳統元素,使得傳統戲曲被認識,獲得社會肯定,效果遠大於一齣齣的戲曲演出補助。林谷芳更直言應該設法活絡整體文化消費環境,他以杭州為例,當地的博物館、園林景點改成免費入場後,觀光客多留一天半,創造的效益遠超過門票收入,台灣想發展商業型態的定目劇,卻沒能創造有利的週邊措施。
龍應台表示,十多年前在維也納劇場欣賞雲門演出,結束時全場起立鼓掌,她頓時感受到表演團體把一個國家社會的情感帶出去的強大力量,她也深深了解劇團在村落廟會演出時,帶給當地人的心靈撫慰。文化部正在擬定藝文團體的扶植政策,願意把傑出表演團體扶植成為國家品牌,發展文化外交的整體戰略。她也了解,從村落康樂到國家品牌,還需要很多配套機制,文化部面對嶄新的契機,一定會建立多元的合作平台,例如公廣集團與藝文的結合,就是一種可能,國外的NHK、BBC都有類似作法。其它如開源計劃、閒置空間釋出做為排演空間、或者文化中心專業行政人員的培訓,都在努力進行中,文化部會以合作夥伴的關係,與表演團體朝著共同目標一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