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攀元大師於民國38年來臺,在美麗的蘭陽平原落戶生根,一生創作不輟,在臺灣開創出獨有的孤寂簡逸風格。106年大師以109歲高壽辭世,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了感恩與懷念他為臺灣所留下的珍貴藝術資產,特別隆重舉辦「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這項展覽展出許多重量級的作品,以及畫家本人念茲在茲的畫作,甚至是首度問世的傑作。
今(4)日下午在史博館舉行開幕典禮暨記者會,除了特別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姚淑芬老師舞團擔任開幕表演,出席貴賓眾多,包括王攀元女兒王多慈、文化部長鄭麗君等。鄭部長致詞時表示,王攀元老師的畫風開創孤獨簡易之美,留給我們永恆的藝術精神。王老師一生的創作,就像一顆顛沛流離的種子,飄落在美麗的蘭陽平原,長成一朵在地的藝術之花。他是宜蘭人的驕傲,同時也是臺灣人的驕傲!我們珍惜與敬重王攀元的藝術,因他是臺灣美術史的珍貴資產,值得保存與發揚。而「王攀元繪畫藝術」展,是歷史博物館閉館整建前的最後一場大展,我們期待重新開幕的史博館,在軟硬體升級後能讓大家耳目一新,營造更為優質的展覽環境來服務民眾。
王攀元老師作育英才無數、推廣藝事不餘遺力。他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41年於羅東中學擔任美術教師,51年與友人組成「蘭陽畫會」,曾獲得文馨獎、噶瑪蘭獎。他在傳統水墨、油畫、水彩都發展出卓然獨特的風格,在題材上也將對故鄉的思念、對蘭陽風土的感受融合於創作之中。這些視覺語彙與情感表現最後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在地香花,正是臺灣文化多元優雅而具包容性與創造性的寫照。第五屆國家文藝獎之得獎理由所述實至名歸:「一位內省的藝術家,一生堅苦卓絕,始終執著於繪畫創作。……在當今眾聲喧嘩的時代,始終自我觀照,以細膩深邃的情感詮釋簡潔的主題,在臺灣特定的時空下,呈現出獨特精煉的風格。」
年少時由於歷經孤苦的生活與見證離散的歷史,他乃將此悲劇式的人生納入創作之中,藉由極簡的象徵符號表現出一種意韻深遠的境界。他的用色純樸而優雅,構圖簡約而奇絕,充滿著一種既澀沉又淡泊、既渾厚又內斂的美感氛圍。因為情感真摯、富含詩意,在簡單的畫面元素中卻蘊含著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王大師的作品深深地觸發了我們的心靈,在筆觸與畫面之間,總能帶給欣賞者一種清澈滌淨之感,讓人回味不已,有如繞樑三日。
「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展覽,自2018年5月4日起至7月1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一樓展出,本次參觀免費的強檔,除了感恩與懷念王攀元大師為臺灣所留下的珍貴藝術資產,也期許博物館以優質的展覽與觀眾暫別。王攀元大師的藝術,是永恆的;史博館與觀眾的心,也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