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緣起

文創產業的基礎來自國家的文化底蘊,文化經濟的發展需以藝文產業內容為核心,掌握文化主體性,逐步開展。未來本部將提升文化內涵提振文化經濟,以「向下紮根,走向國際」兩個面向逐步落實,期望透過文化經濟的傳播,將在地文化推向全球,進而提升經濟,讓文創產業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實現「愈在地、愈國際」的文化價值。

二、策略

(一)深耕文化內容,以文化內涵提升文化經濟

本部將著重於盤點在地文化素材、建構文化資料庫以及扶持藝文創作。希望透過盤點在地文化素材,從中找出文化價值高且發展程度高的文化元素,優先加值應用,藉以強化在地文化認同與產品發展潛力,以創造產業附加價值;建構文化歷史資料、地方學及數位典藏等內容的授權及加值應用制度,讓藝文工作者能將內容結合科技延伸應用,轉化在應用商品開發或產品設計的素材;並針對各項文創次產業分別提出創作扶持策略,善用新科技,產製具差別性及文化性之優質內容。

(二)以市場庇護概念支持新銳新創

本部將持續辦理圓夢計畫,透過獎勵創業者第一桶金、提供實務輔導與業師諮詢服務,協助文創事業檢視產品構想及後續市場發展的可行性;輔導文創產業創新育成,協助創作者得以進駐育成中心專心創作,提供發展歷程中所需的創新研發、創業諮詢輔導、營運管理、政府資源輔導、品牌行銷、市場通路及跨界跨業媒合,及強化在地陪伴機制的輔導網絡,期望新銳新創縮短創業成長學習曲線;舉辦「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徵求具發展潛力之創意提案、發掘具創意的明日之星,並規劃相關輔導與培訓課程,協助其達成創意提案概念之完整性與商業模式之可行性,加速青年創意實踐。

此外,本部將提供多元的輔導與資源,完備藝術支持體系,鼓勵青年及新銳創意以文化內涵為核心,透過創作實驗互動過程,加速文化與科技整合運用,以現在到未來、在地到國際、文化結合科技應用等三個軸線出發,嘗試從零到一的創意孵化到夢想實踐。

(三)結合科技創新,豐富文化產業內涵與應用

規劃以「鼓勵業者跨界應用」及「輔助產業跨域交流整合」兩大策略方向,提高文化產業結合科技創新應用之可能性。在「鼓勵業者跨界應用」方面,包括以鼓勵文創業者進行跨界應用為重點扶植政策之一;建立漫畫基地協助漫畫創作者振興內容及增加產出,透過亮點媒合平台跨域媒合,促增IP跨界產製與推廣;在文化場域、文化保存及藝術等方面,持續提升文化與科技結合應用創作,放大文化經濟的量能。

在「輔助產業跨域交流整合」方面,規劃發展跨世代、跨境、跨領域、跨虛實文化科技產業,結合影視音新興垂直應用服務與市場,輔助電影、電視、線上影音、流行音樂、動畫漫畫/遊戲等,以「跨界」為發展方向建立文化科技產業創新價值鏈,創新不同業別之跨界合作模式及分工營運模式,加強產業鏈串聯與整合。

(四)打造國家隊,行銷臺灣文化品牌

集結文化能量,打造臺灣國家隊,並強化多元文化外交,行銷臺灣文化品牌。以「臺灣國家隊」思維加強與各方合作,並扮演「中央廚房」角色支持本部駐外單位,針對當地市場需求,找到與當地文化之連結及共鳴,安排合適之藝文及產業作策略性的切入。

此外,除持續以「Fresh Taiwan」國家館形式參加國際展會外,將以主題性策展,詮釋文化內涵,行銷國家形象及特色,積極整合各部會資源及參展業者,以臺灣館形式彰顯臺灣生活文化形象,幫助團隊進入國際市場。另將強化多元新南向文化外交推動力道,創造與該區域之藝文人際連結機會、提升藝術及文學交流能量,並鼓勵新住民參與及推廣南島文化,更將策略扶持文創、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布局南向市場。

(五)精進多元資金應用

扶持文化產業不僅需挹注資源強化核心內涵,亦須引入多元資金協助產業發展。有鑑於文創多屬微小型企業,需要政府加以支持與協助,其中資金方面是多數業者面臨的問題,本部將以「投資」與「補助」雙軌資金並行,若內容具文化性與公共性者,將注入獎補助資源,扶植實驗性藝術,呵護新生創意;若內容具市場性,則透過多元資金挹注,結合民間資源共同投資,打開市場。俟公司邁入成長階段,則藉由國際參展及產業媒合,協助其建立品牌與海外通路,讓國家文化資源能更精準的活用於藝文單位,分配能多元而持續。

本部將主動盤點補助案中具投資潛力的優質文創業者,進一步運用國發基金投資,邁向資本市場;另針對具指標性的文創業者,提高國發基金投資比例,由政府帶頭承擔投資風險,以鼓勵民間創投業界積極投資。另外,將加強影視投資,擴大影視產業投資動能,主動媒合現有對影視內容較瞭解且有意願的共同投資之創投公司外,並將擴大主動邀約壽險業者與民間創投等參與投資行列。

(六)成立文化經濟專業中介組織

綜觀文化經濟高度發展國家,在推動內容產業或是藝文發展上,中介組織均扮演政府、社會及業者間重要輔助角色。本部參考韓國、英國及法國等國家之中介組織模式,推動成立文化經濟專業中介組織,導入企業經營理念,使組織運作更具專業、效能及彈性,並聚焦於文化內容相關產業的扶植與策進,發揮研發調查、多元資金統籌、文化科技應用、通路拓展、人才培育及國際連結等功能,並完備產業專業支援體系及投資機制,加強溝通協調與資源整合,形成共同推動文化經濟發展的體系。


三、重點工作

(一)建構文化實驗室,協助青年世代走上創作生涯的第一哩路

為了改變青年創意工作者欠缺舞臺的困境,本部將嘗試建構文化實驗室,提供創作場域與展演平臺,讓新一代文化藝術工作者在此展現創新創意與實驗精神,強化藝術創作與文化創意之革新,並與國際連結,打造良好通路,健全產業環境,達到提振文化經濟的目標。文化實驗室將以「展望21世紀臺灣文化」為定位,以文化內涵為核心,從「現在到未來、在地到國際、文化結合科技應用」等三個軸線出發,讓藝術創作者在此嘗試從零到一的創意孵化到夢想實踐,結合文化創意上中下游,成為創意、製作、展演、媒合資金與通路的場域,首先藉由國家級文化記憶庫,提供臺灣文化DNA作為實驗創作的養分,鼓勵文化內容的存入與近用;同時邀請國際文化機構進駐,讓不同領域的進駐者在此進行創意激盪與跨域合作;其次,將提供包括經費補助、各種設備及排練、創作的場域,在創作過程中提供業師,協助所需之技術支援與輔導,並提供小型展演與展售空間,作為實驗計畫創新作品的發表場域,藉以測試市場反應;最後,在實驗計畫成功產出創新作品後,將輔導其進行創新與加值應用,讓產品順利進入市場,甚至協助藝術家創業,由中介組織持續協助育成、挹注投融資等資金,並媒合通路商及合作夥伴,以完備整體創作生態體系。

(二)臺灣文化生活品牌國際化計畫

本部已提出「臺灣文化生活品牌國際化計畫」,擘劃「建立基礎、加值題材、在地體驗、國際輸出」等四大推動策略,打造型塑國家品牌的基礎循環。未來將藉由全面爬梳臺灣文化生活,萃取在地文化元素進行產業開發及題材加值運用;針對目標分眾市場整合行銷;結合地方政府、社區、文創園區與聚落,豐富臺灣文化路徑深化觀光內涵,推動政府及民間採購文化品牌,創造就業機會並活化地方,進而以在地文化支援臺灣品牌拓展,循序漸進地向外傳播臺灣的文化影響力,達到「打造臺灣成為世界品牌島」之發展願景。

(三)產業集聚效應

規劃設置華山、花蓮、臺中、嘉義及臺南五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提供文創產品演出、展示、交易及跨界媒合的平臺。同時,鼓勵並輔導核心創作及獨立工作者進駐文化創意聚落,並補助民間提供空間供文創事業使用,以活化相關空間供文化創意事業設置各類創作、展演設施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