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化部「藝術家進駐工研院」成果發佈會 探尋科藝產地擴張的未來性

  • 日期:2019-11-25

為促成國內科技研究單位對藝術工作者開放,讓藝術與科技交互激盪創新思維,文化部委託工研院執行「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今年3月徵選出三件創新實驗計畫,由李文政(「拚場藝術撞擊」計畫團隊)、邱杰森(「森嵐工作方圖」團隊)及黃翊獲選。11月24日及25日兩天在松山文創園區辦理期末成果發佈會,由工研院及三組藝術家共同分享進駐心得和收穫,內容包含快閃展、國際講座、開幕記者會、藝術家沙龍、閉幕座談。成果發佈會以「科技藝術與它的產地」為主題,從工研院實驗室作為「產地」的經歷出發,期能擴散經驗,讓未來科技藝術的「產地」更具多樣性。

昨(24)日率先登場的是為期兩天的「快閃展」,三組科藝團隊呈現「前台」作品與「後台」技術運用。下午的國際講座,邀請法國里昂國家戲劇中心總監馬修(Joris Mathieu),主講「沉浸式劇場的擴散模式」,說明科技藝術的營運與擴散模式,作為本案三組藝術團隊的參照。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於今(25)日的成果發佈開幕記者會指出,在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中,創作媒材與工具分合關係及創作模式不斷轉變。現今的數位藝術時代,當代藝術家為求創作的奇幻構想得以落實,投入許多心力進行技術的實驗探討,雖然過程中發掘出許多創意,卻也在實作過程遭遇不少的挫折。故為促成深度的相互激盪,文化部推動「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讓藝術家和科學家共處一室,在對話中理解技術,在融合中進行驗證,在製作中實踐共創。本次三組藝術家參與計畫各有不同的合作模式,或共同研發、實驗計畫構想,或在實驗室的現有成果上,創造新的可能性。蕭宗煌次長表示,本計畫可作為科研單位發展藝術共創的參照,鼓勵更多科研單位及民間科技公司開放實驗室,讓文化與科技可以激盪出更璀燦的光輝。近年來臺灣科技藝術作品受到國際矚目,今年通過的文化基本法明訂國家應促進文化與科技之合作及創新發展,文化部將結合民間單位及文策院的力量繼續往前推進。

出席發佈會的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指出,工研院長期扣合文化政策重點,與文化部有多項合作,藉由帶動高原創性、具國際影響力之技術創新應用,成就「跨域創新國家軟實力」。未來也希望帶動企業、產業進行藝文延伸運用,促成新型態文化科技產業。

計畫主持人工研院經理施香蘭表示,計畫成果結合藝術家與科研人員的想像力與技術力,藝術家必須將技術融入作品,技術人員也應超越技術的工具支援角色,加入人文思維。在參與共創的過程中,科研人員也觀察到藝術家的特質雖為感性思考,但卻極力追求作品的精準呈現效果,如同科學家一樣地反覆自我辯證及渴望創新突破。理性與感性在科技藝術的區塊中被融合,而成為「全人的」、「左右腦的」創作,揭示了無限的可能性。

三組藝術家在「藝術家沙龍」中,分享7個多月來的進駐,與科研人員激盪、磨合的歷程與成果,包含李文政「2019年《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將傳統大神尪轉化為前衛風格,與工研院「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的醫療輔具合作,改裝成舞者貼身裝置,以降低舞者職業傷害。此項構想,啟發了科研人員未來結合醫療輔具與傳統服飾產業、進行高端客製化的可能性。

邱杰森「無境之境:虛擬身感」計畫與工研院「身體感知創藝實驗室」及「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合作,探討影像、真實與記憶之間的關係。他以北投中心新村為拍攝主題,重新建構一個以圖像與空間資訊拼貼出的眷村模型。在似真非真的地景影像中,加入攝影機所辨識的參與者生理訊號,以數位方式重建當代風景。

黃翊「靈魂的標本」與「生理感測」計畫,與「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合作,試驗AI與舞監結合的可能性。他動員多名「黃翊工作室+」成員一同參與AI的標示過程,並透過高精密度掃描舞者,以3D列印設計製作「靈魂的標本」。

最後一小時的「閉幕座談」以「科技藝術的合作模式與擴散性」為講題,希望擴散本次實驗計畫成效,將影響力推展到下一步。座談由工研院經理施香蘭擔任主持人,邀請豪華朗機工林昆穎及文化內容策進院策略研究處處長瞿筱葳,從製作面、投資面、操作面,討論科技藝術與企業合作、科技藝術與文化內容投資等議題。打開實驗室、迎接藝術家的工研院,也把計畫執行中獲得的經驗,分享給未來有志嘗試科技藝術跨域挑戰的科研單位。

文化部透過本次媒合藝術家及科研單位發展科藝創新實驗計畫,也是臺灣首次有計畫性的讓藝術家進入第一線科研單位進行共創實驗,將臺灣的高端科技力導入藝術創發的流程。未來文化部希望邀請更多科技藝術的可能「產地」,以異業結盟、企業參與的方式加速及深化科技藝術的製程,成為「科技藝術與它『們』的產地」,開展出更多跨域共創的實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