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300度的新風貌-劉建伯書印展」

  • 日期:2020-03-04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於3月4日至3月29日在第三展覽室展出「1300℃劉建伯書印展」。

    本次展出包括書法、篆刻約90餘件作品及陶瓷印,陶瓷篆刻作品在柴窯燒造時,溫度有時高達1300℃以上,由於環境氛圍變化極大,不可預期的因素變多,每方陶印燒製時有如於烈火中新生,故將此經歷作為本次的展出主題。

    來自新竹的劉建伯老師,民國57年生,國立交通大學機械研究所碩士以及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研究所碩士,現任新竹縣書畫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並從事書法教育多年。老師原為理工背景,多年前擔任半導體公司的經理。在二十年的工程生涯中,對書法藝術仍抱著濃厚的熱誠及興趣。

    老師的作品,以古典為基,二王、懷素、傅山、徐渭、張瑞圖等皆有涉獵,故展出作品以行草居多,行草線條蒼勁,虛實連綿,方中有圓,圓中帶方。篆、隸則受篆刻影響,喜戰國文字及張遷碑,楷書、小楷則有顏、褚風韻。篆刻從漢印、浙派入,偶作先秦文字、隋唐印及漢磚等。

    近年來嘗試陶瓷印,初以彩繪上釉之電窯燒造為主,後來嘗試研究難度更高、更自然樸實的柴窯燒造治印,為國內首舉。並受台藝大劉靜敏先生啟發提出的「新復漢式-陶瓷篆刻創作研究」一論為當代篆刻提供了另一個方向。

    就特色而言,所造之印其線條虛實斑剝,蜷曲富有張力。印身皆有火痕並因落灰產生變化奇趣,整體而言呈現的是粗獷質樸的風格。但近兩年在篆刻印文上已能細作,突破了滿白、細朱、封泥、鳥蟲及多字印等形式。

    印身印鈕則多樣,除了展現柴燒落灰自然斑斕的流動色彩外,各種鈕式、佛身造像側款,漢代磚畫演變出的版畫雕刻,使得原本不易的石章創作都變為可行。

    劉老師,先後與粘文意、任容清、曾子雲、劉靜敏、李河逸諸位先生學習書法、篆刻及陶藝,從曾子雲先生較久,影響也較深。後攻讀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研究所,對書、畫、印、陶有更多的視野與領悟。

    劉老師作品曾獲金鴻獎第二名、新竹美展書法篆刻類首獎,於全國美術展、大墩美展、桃城美展及新北市美展等大型公辦美展也常常獲獎,並受新竹美展、風城美展邀請展出等。此次結合書法、篆刻及陶藝的藝術,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