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瓦楞板紙建築《地理啟蒙》航向威尼斯 龍應台期許藝術翱翔使世人看見台灣

  • 日期:2012-07-31

 

第十三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即將在八月廿六日盛大開幕,台灣館也將於同時間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隆重揭幕。這次策展團隊以瓦楞紙構築的實體空間,傳遞台灣站在北迴歸線的文化省思,並以《地理啟蒙》(Architect / Geographer - Le Foyer de Taiwan)為主題,回應本屆大會「共同的基礎」(Common Ground)的策展概念。趕在策展團隊前往威尼斯佈展前夕,文化部特別邀請團隊建築師與導演蔡明亮透過行前說明會暢述理念,部長龍應台並親自「授旗」,期許台灣的國民美學透過藝術翅膀飛往威尼斯,使世人看見台灣文化內斂、深邃的多元面貌。

由文化部策劃主辦,國立台灣美術館承辦之「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已是台灣第六度參與此一全球藝術盛事。今年台灣館從地理學的態度重新認識自己和台灣這塊土地,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訪者體認來自東方的空間哲思。擔任評審團主席的建築學者漢寶德表示,威尼斯展是全球建築界最主要的活動,他希望台灣年輕一代最有創造力的建築師,透過想像力的馳騁,能贏得西方建築界的讚美。漢寶德相信這次使用瓦楞紙所構築的實體空間,會讓外國人踏入普里奇歐尼宮時即為之驚豔。

龍應台親自出席行前會,當面向建築師與影像導演蔡明亮致意。龍應台致詞時表示,這項盛會就是國民美學外交,威尼斯不僅是人文歷史重鎮,也是國際觀光客必訪的勝地,她很高興建築師與藝術團隊的合作,使台灣藝術能感動世界各地來訪的賓客,透過美學使世人看見台灣。

2012年「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提案《地理啟蒙》由劉克峰策展,以地理學家的建築思考,展現出臺灣多元文化的空間形式。劉克峰表示,《地理啟蒙》不是從西方啟蒙而來的美學,而是以自身的判斷來追求自身想法的建築美學,是來自土地的反省、土壤回憶的滋養,以地理啟蒙而來的思考與建築文化。透過兩位台灣建築師廖偉立與林友寒的展覽空間對話─「台灣地理巡禮」與「失憶的家」,虛構與真實的操作手法回應《地理啟蒙》。廖明彬先生則就營造的角色,提出實際面上的意見和想法,以瓦楞紙構築美學的實驗方式,打造身體經驗與視覺感交錯的特殊展場空間。

展覽全區由瓦楞紙構築而成,林友寒建築師透過減法產生內層下挖的各種居住空間,藉由水平視線高度的150公分來收斂尺度的變化;廖偉立建築師則透過堆疊的手法呼應150公分的視線,於外層圍塑出等高線步道,順勢帶出台灣各海拔的環境特色和地理特性。在生活尺度及地理尺度邊界上,透過不同高程創造出的瓦楞紙空間,以一種自然的實現,模擬自然或自然擬真的方式,構築北回歸線的臺灣建築故事,挑戰觀眾慣常的觀看模式,將為具有500年歷史之一級古蹟,臺灣館所在地普里奇歐尼宮,注入一種另類的感官體驗及空間質地。

參展團隊並大力邀請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先生為此展覽量身訂製一部紀錄片,以藝術家的角色詮釋《地理啟蒙》,跨越地理學、建築美學、電影等各領域之多方對話,將為本展激發出不同的火花,為台灣打造出新的建築故事,精彩可期。

《地理啟蒙》將於826日至1125日於「第十三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舉行,詳情可參考國美館網站 www.ntmof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