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Tea Philo哲學茶席E-講座「音樂創作—跨界好好玩 認識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 日期:2021-08-10

由文化部及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主辦,雲手文創基金會策劃執行的【Tea Philo 哲學茶席】E-講座,7月31日邀請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李欣芸,以〈音樂創作—跨界好好玩&認識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為題進行線上講座,並於哲學茶席臉書專頁線上直播。

身兼音樂創作人、專輯製作人、樂手、電影配樂師,如今跨界擔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的李欣芸,鼓勵音樂人應該嘗試音樂產業裡更多不同面向的工作,多一些斜槓身份,多一點生活體驗,開發自己的潛能,提升音樂的豐富性。她從大學時期開始接案子,持續做了20年,隨著年齡增長後,對自己會有不一樣的期望,也會讓自己想與外面的世界有更多連結,慢慢開始接觸不同領域的工作,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成就將成為往前的推動力。「默默地在自己的領域盡一份心力,時間絕對不會虧待我們,因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這段時間一定會累積許多對你作品產生共鳴的聽眾,這就是默默耕耘的成果。」

李欣芸亦談到,出道時適逢臺灣樂壇掀起新臺語歌運動,更有幸參與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整張專輯的製作與編曲,借助她的古典樂基礎,為這些臺語歌謠譜上流行樂的和絃,讓臺語歌跳脫出編曲總是含有濃濃日本那卡西味的刻板印象,讓臺語歌謠也可以很清新。她也逐漸有機會為許多著名歌手編製膾炙人口的歌曲和專輯,包括陳綺貞、蘇慧倫、許茹芸、劉若英、陶晶瑩、李心潔、陳昇、林強等。她說,與歌手藝人合作一段時間後,很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專長為他們製作出更能凸顯他們風格的好專輯外,也希望挖掘出他們不一樣的面貌,為他們製作有別於既定風格的作品,挑戰歌手的極限。

「後來也有參與獨立樂團或獨立音樂人的音樂製作,包括黃玠、鄭宜農、滅火器等,音樂創作就是這麼好玩,合作對象包括各種不同類型的歌手、音樂人,從主流、小清新、獨立音樂、到搖滾樂團的跨界合作,而且每一張專輯作品,都記錄了那個時候我的音樂想法、曲風、流行趨勢,如今回頭看那些作品,都是滿滿的回憶及累積。」

當主持人陳偉智向李欣芸提問是否介意外界稱呼她為女配樂師,以及自己女性身份是否在流行音樂和電影產業帶來不便。李欣芸直白的回答不介意被叫編曲人、配樂師,編曲創作、配樂本來就是她的工作內容及職責,而他們的稱呼也是她的職稱。同時也指出,工作時不會特別意識男生、女生的分別,但在音樂或電影產業的女性工作者比例相對來得少,其中是因為經常需要通宵工作,而且很多崗位都是苦力活為主, 所以大多都會招攬男性工作人員。不過,她親身在這個行業經歷後認真覺得,女性的韌性不比男性差,通宵製作、熬夜編曲錄製都能勝任,而且還會具備女性特有的柔軟,所以她非常鼓勵女性踴躍加入音樂及電影產業。

李欣芸表示,接到第一份電影配樂案子,就是侯孝賢導演的《少年吔,安啦!》,一開始接到任務很興奮,結合了個人熱愛的音樂和電影這兩件事,後來發現是一種苦差事。她說,如何拿捏劇情與配樂的時間點,都是靠個人樂感及經驗,有些劇情是導演沒有拍攝出來,但得靠配樂營造氛圍,電影中的音樂留白也是一個很哲學的技巧,每一個做配樂的人都必須斟酌很多的可能性。「配樂師絕對要認清一個事實,就是在一部電影作品當中,電影配樂是一個輔佐的角色,會有很多限制,但配樂師必須在夾縫中找出創作空間,其中要經常與剪接師、導演討論、磨合,找出更適合的方案,絕對是另一種音樂造詣的修練。」

李欣芸也分享她的音樂創作習慣,一般編曲人拿到的demo都是以比較陽春的人聲搭配簡單的吉他或鋼琴伴奏,聽完之後就得構思這首歌曲的曲風,一層一層的疊加上去,賦予這首歌曲另一個面貌,精彩的編曲可以讓聽者留下深刻印象,並且跟著哼唱。「我的習慣是會先用音樂數位介面(midi)做一個底,把作品編曲初樣做出來後,就會思考哪些需要真是樂器演奏,那些可以直接用電腦樣品,所以我是建議編曲人,必須留一筆預算,請樂手演奏樂器的部分。」

她也指出,許多音樂人在創作的時候,一張專輯會有10首歌,但每次創作會有不同的曲風,就好像去吃自助餐,但並不會希望自己的專輯像大雜燴,所以在籌備製作前要思考好,編曲時就要有一個主軸,腦袋要很清晰,這是關乎到個人的美學。

她認為,身為音樂人不能關起門自己創作,除了多聽和吸收不同風格的音樂外,必須多與不同的音樂人和樂手交流,把所有的養分轉換成自己的數據庫,在收到一首歌時,就會從腦裡的數據庫內搜尋適合的編曲套入,這是長期的一種訓練。此外,音樂人的素養和造詣最基本的都離不開「練習」,過去演奏過不同類型的音樂,都會儲存在你的數據庫,當演奏的類型越多,數據庫的資料就越豐富,儲存數據後就得不斷練習,熟能生巧自然就會信手拈來。「音樂人要常常聽很多的音樂,不要等靈感來敲門,而是要主動去找靈感,聽到或看到的音樂或景象,就去用自己拿手的樂器來演奏,就會累積你的音樂審美造詣。」

身為高流中心執行長的李欣芸也介紹了位於高雄愛河港口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自2009年行政院核定計畫,由文化部委託高雄市政府規劃、設計、興建,並以新形態的「行政法人」模式營運「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打造南臺灣流行音樂展演核心場館、培育國內流行音樂人才及產業扶植串連,除音樂展演外,更結合港灣景緻,打造觀光休憩新場域。

她說,高流中心園區占地約11.89公頃,主體包括高低塔的海音館(室內)和海風廣場(戶外);提供體驗、展示及複合型商業空間的珊瑚礁群;獨立型商業空間的海豚步道;6棟獨立式展演空間的鯨魚堤岸;高雄首座千人規格專業演唱會場域,全台唯一臨港倉庫音樂空間的LIVE WAREHOUSE,還有渡輪碼頭、親水步道、腳踏車道和文創市集,設有人行天橋直通高雄輕軌真愛碼頭站,亦能連接其他園區。「歡迎馬來西亞的音樂人、創作人、獨立樂團在疫情結束後,能夠到臺灣高雄參觀高流中心,甚至可以洽談演出合作,進行音樂交流及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