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史前館第10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南島新『視』界」登場

  • 日期:2022-06-02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自2013年起規劃辦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迄今(2022)年已邁入第10屆,因應史前館建築再造工程及常設展廳更新即將完成重新開館,本屆特別以「南島新『視』界」主題,做為回顧與前瞻的規劃,展期自即日起至724日,於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遊客中心多功能教室展出,歡迎觀眾造訪參觀。

 

臺灣因地理環境特殊,早期即有多重文化在此地交會,史前館展廳更新計畫「以海洋連結南島族群多元文化與島嶼經驗成為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為核心,從而反身思考邊界、認同、社會制度、交換經濟體系、儀式溝通與環境變遷等議題,面對20世紀末地方社群崛起,原住民主體展現以此作為對於全球化的呼應。

 

史前館表示,今年「南島新『視』界」主題展示,將以視覺藝術的「視」角,重新觀看南島族群的文化藝術,邀請學子為新氣象抒發身為南島青年的觀點與心聲,並藉著藝術創作了解當代南島青年創作的樣貌,7所參展學校包括:關山工商、臺東高中、臺東女中、臺東體中、臺東商校、臺東大學美產系、大仁科大等,所呈現的內容、形式範圍廣泛,涵蓋使用傳統(含木雕、陶土、織品、刺繡、歌舞等),或以當代媒材(影像、多媒體、裝置等)進行各類藝術創作,展現他們活潑的創意與生命力。

 

史前館同時邀請當代資深南島藝術家,根據本屆主題以作品和學子們展開對話,卑南族伊命的創作圍繞在山林環境的關懷;自幼在海洋文化薰陶下成長的達悟族「飛魚」,對島嶼、海洋情深,他們分別代表著山海環境與原住民之間的深厚關係。另外,受學院藝術訓練馬卡道族的林勝賢,以簡潔、抽象創作表達「游、離」的意象,回應平埔族群流動遷徙的歷史記憶。

 

史前館館長王長華感謝國內各高中職原藝班及大學原住民社團多年來的熱情支持,10年來史前館嘗試成為開創原住民藝術教育新形式的一份子,也讓執行「館校合作」推廣教育,達到一定的成效。「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歷經十年的淬煉,當時的青年已成長茁壯為社會的中堅份子,也在各崗位上展現他們的能力。史前館期盼透過這些年的交流與培力,促使南島大家庭的年輕世代,在新世紀有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