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馬總統親頒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 陳奇祿、宋文薰、漢寶德獲頒終身成就獎

  • 日期:2012-09-14

 

文化部主辦「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14日下午於臺北西門紅樓劇場隆重舉行,馬英九總統親自出席,將象徵國家文資保存的最高榮銜獎座,頒給終身成就獎陳奇祿、宋文薰、漢寶德等在內的13位獲獎者。現場並有傳承無形文資的得獎者梨春園北管樂團、陳錫煌布袋戲、廖瓊枝歌仔戲的精彩演出,呈現臺灣保存活化文資的整體縮影,場面熱絡。馬總統表示,每個得獎者都是實至名歸,許多文資先行者的風範,更是令人景仰,他以「無用就是大用」期勉各界珍惜我們共同擁有的,「縱使歷史消失了,仍有記憶可以挽回」。

本屆國家文資保存獎獲獎者包括了保存維護成果類的臺北市市定古蹟勸業銀行舊廈(台灣博物館土地銀行展示館)、臺南市市定古蹟麻豆總爺糖廠;保存貢獻類吳基瑞、秘克琳、連照美;保存傳承類梨春園北管樂團、陳錫煌、廖瓊枝;紀念獎林衡道、張光直;終身成就獎宋文薰、陳奇祿、漢寶德。得獎者事蹟涵蓋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並有兩個單位因為活化古蹟的成果斐然而獲獎,鼓勵各界見賢思齊,讓文資活化成為全民共有的資產與榮耀。

馬總統致詞時指出,「文化資產保存反映了國家的文明程度」,他引述得獎者之一陳奇祿教授的見地,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並行的時代,任何文化標本的蒐集,對任何民族來說都是重要的。馬總統以他最近仔細查閱釣魚台有關史料的發現為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在光復初期發行的研究刊物內,詳載了清同治11年,臺灣知府的《全臺圖說》,其中清清楚楚記載「山後大洋,有嶼,名釣魚台,可泊十餘艘。」,當年的無所為,卻成為今日探討釣魚台歸屬的最有力佐證。馬總統期許社會各界,應對從事古蹟、古籍、古物保存的默默奉獻者致以最高敬意。

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努力推動下,每兩年頒發乙次,本屆納入有形、無形各類文化資產。獲獎者中,對發掘與保存「遺址」具貢獻者有宋文薰、連照美、吳基瑞及已故學者張光直;對「傳統藝術」傳承推廣具貢獻者有廖瓊枝、陳錫煌、梨春園北管樂團以及義大利籍神父秘克琳。得獎者均為一時之選,堪稱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