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藝術,請進! 文化部啟動藝術銀行 活絡台灣藝術創作

  • 日期:2013-03-25


     文化部長龍應台於25日全國美術節上午舉辦媒體茶敘,公開宣布「藝術銀行」正式啟動的好消息,展現文化部成立後,活絡視覺藝術創作、推廣國民美學泥土扎根的具體措施。藝術銀行政策將交由國立台灣美術館執行,上路的第一年,共計編列七千萬預算,一半用於藝術品的典藏蒐購,另一半則用於庫房硬體設施、網站架設與執行人力經費。龍應台表示,藝術銀行希望達成「一石三鳥」目標,「藝術進入公共空間、促進藝術市場流通、提升國民美學」,國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近距離接觸到真實的藝術品,「過去在美術館裡欣賞藝術創作是有門檻的,現在則是讓藝術進入可以呼吸的生活空間裡!」。

    
為了呈現藝術銀行活絡公共空間美學的作用,國美館特別製作兩幅視覺模擬圖,其中一幅等候空間裡的白牆,經過放置合適的藝術品之後,在另一幅圖像中,頓時出現煥然一新的蓬勃生氣。文化部表示,藝術銀行在加拿大、澳洲都已推動卅年以上,每年有超過六千件的藝術品以租賃方式在市場公開流通,韓國則在最近七、八年也開始推廣類似機制。文化部成立後積極著手推動,並獲得行政院、立法院支持,終於得以在325日全國美術節當天,正式對外宣布藝術銀行啟動的訊息。

    
文化部啟動藝術銀行的同時,也對外公開徵件,自325日至515日止,公開向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藝術家徵求藝術作品,由評審委員辦理兩階段專業評選,選出適合公開流通展示的傑出藝術品後,以價購方式納入藝術銀行的流通系統,未來採取「只租不賣」的方式,開放政府機關或民間企業承租這些藝術品,初期租金設定在蒐購價格的百分之零點四,以一幅市價十萬元的藝術品為例,每月的開支大約在690元至960元之間,「一般人都可負擔的起」。每幅作品租期三個月至一年,不鼓勵單一作品被長期持有,目的是希望藝術銀行的所有作品都可以廣為流通,在不同的公共空間裡被看見。

    
龍應台表示,有次她到美國大使官邸晚餐,一到場就宛如進入一座小的畫廊,官邸的牆面全部都是美國本土藝術家的創作。美國運用全球的外交系統,成為藝術家的流通管道,特別是九一一衝突事件後,他們更意識到「文化外交更重於政治與軍事」。龍應台表示,藝術銀行試辦的第一年,預計蒐購的作品大約在200件左右,會先以政府機關的公共空間做為推廣重點,並集中庫藏於台中原新聞局地方新聞處的大樓,一樓大廳會設有展示廳,也會設置網上展覽廳,讓各界前來參觀選擇合適的作品,並由專業策展人提供推薦,以租賃方式在不同的公共空間進行展示。

    
茶敘時,有媒體問及專業執行人力、預算編列經費情形、以及預計蒐購的作品對象,龍應台回答時表示,藝術銀行需要專業的執行團隊與典藏庫房,因此有一半經費三千五百萬元,用於台中庫房裝修、網站架設與執行人力費用,另一半三千五百萬元則全數用於藝術作品的蒐購。至於要蒐購甚麼樣的藝術品及藝術作品的價格範圍,則全權委由專業評審組成的評選委員會決定,「原則上是希望選購有潛力而尚未知名的藝術家作品,並沒有年齡設限」,龍應台強調,成立藝術銀行目的之一,就是鼓勵台灣藝術創作,讓深具潛力只是還沒有名氣的藝術家,經由藝術銀行流通機制被社會廣為看見,吸引蒐藏家、畫廊發掘他們的創作天份,讓更多傑出藝術作品進入藝術市場。龍應台呼籲「不必再掛複製畫了」,她希望這個提升國民美學的文化政策,可以讓台灣的藝術作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


     藝術銀行公開徵件辦法,詳見文化部網址:http://www.mo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