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日本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為向日本推廣「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自5月21日起至6月3日止舉辦「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廣系列活動」,活動內容包括講座及「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照片故事展」等。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照片故事展」自即日起展出至6月3日止,以自然、離島、歷史、民俗等4觀點,介紹台灣18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魅力和歷史背景,盼藉由介紹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活動,促進日本民眾認識台灣文化資產、觀光資源,助於深化臺日之間的文化交流。
5月21日、22日邀請日本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委員長暨文化部國際顧問東京大學先端科技研究所教授西村幸夫、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傅朝卿、PREC研究所簧輪隆一等對談「台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的選定及重要性」、並邀原住民藝術團體「兒路創作藝術工寮」舉辦原住民音樂表演、作家片倉佳史主講「臺灣世界遺產之旅」等活動,讓日本各界認識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西村教授及簧輪先生認為台灣之自然遺產如棲蘭山檜木林區等均為世界唯一,且規模龐大擁有許多稀有瀕臨滅絕生物,爭取世界遺產很有說服力,樂生療養院可與世界各國之漢生病設施連結方式申請,傅教授強調保存世界遺產是台灣之國際責任,世界遺產拼圖若缺台灣會缺少很多重要部分。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為文化部評選出的具備登錄世界遺產條件的自然及文化遺產,現共有18個潛力點,分別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卑南遺址與都蘭山、阿里山森林鐵路、金門島與馬祖、大屯火山群、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紅毛城、金瓜石聚落、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臺鐵舊山線、樂生療養院、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屏東排灣族石板屋聚落、澎湖石滬群等18個景點。活動詳情請參照文化部駐日本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網站:http://jp.taiwan.culture.tw/information_34_4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