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故宮瑰寶艷懾花都

  • 日期:2016-10-20

拜國立故宮博物院出借大量館藏之賜,一項法國規模最盛大的珍貴玉器展-『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藝術』從10月19日起,在法國巴黎國立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展出三個月。


『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藝術』(De la Chine des empereurs à l’Art déco)總共蒐集了15家著名大小博物館的330件珍藏,其中99件來自臺灣故宮博物院;包括追溯到西元前2300-1800年的龍山文化玉圭,乃至宮廷玉藝術雕琢達到巔峰造極的雍正與乾隆時期之多寶格珍玩。吉美博物館館長馬嘉麗女士讚嘆這是自從1860的英法聯軍之役以來,第一次能再在法國觀賞到一部分中國皇室最精美的玉器收藏。


 玉石天然的溫滑柔潤質理讓它自遠古時代起就備受青睞,成為重要的祭儀器皿。祭祀天地與四方之神的「六器」即是以不同色澤和形制分別製成的蒼璧、黃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禮器。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更將玉石引伸,與仁、知、義、勇等美德相連,讓它進一步成為最高貴以及富有美德內涵象徵的物件。譬如,形容一個謙謙君子的「溫潤如玉」。


 這項展覽從玉器的多元面貌,以及文化、宗教與社會等角度去賞析它在不同時代與東西方文化中的歷史意涵和美感上的差異。除了上述故宮瑰寶,另一批最大宗的展覽作品來自法國楓丹白露王宮內的「中國博物館」。這些收藏正是法國王室在1860年的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搜括之戰利品,歷史之詭異,令人思嘆。


法國珠寶商卡地亞(Cartier)在20世紀初將最為中國人珍愛的寶玉作為底材引進其首飾、配飾和鐘表的設計中,讓當時的裝飾藝術風也揉和中國的品味靈感。幾件當年名媛貴婦首飾乃至鼻煙壺等精湛工藝,提供了一窺1920年代後的裝飾藝術的機會。


值得附帶一提的是,文化部駐法國巴黎臺灣文化中心特別利用這次大批故宮文物來法展出的機會,與吉美博物館合作推出一系列台灣藝文活動,其中包括三部有關台灣文學寫作的紀錄片、卡到音即興樂團的爵士樂演出、揚琴演奏暨作曲家王雅平演出、14部台灣紀錄片與電影選粹、以及臺灣專題講座等配合單元,節目豐富精彩可期。


『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藝術』(De la Chine des empereurs à l’Art déco)系列活動,詳情請參閱:http://www.guimet.f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