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彼時‧此刻──臺灣近現代寫真

  • 日期:2017-10-20

「我們只看見自己凝視的東西。『凝視』(gaze)是一種選擇的行為......我們關注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凝視的永遠是事物和我們之間的關係。」


         -------摘自約翰‧柏格(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


攝影術發展之初,相機等設備珍貴難得,顯示出「照相」對於早期臺灣民眾而言,是特定階級才能接觸的特殊技術;和今日的我們,人手一機,隨時隨地可自拍、修圖,立即上傳社交平臺構成鮮明的對比。 


 


國立歷史博物館為呈現過去百年臺灣人文地景的流轉,特別舉辦「此時、此地、此刻──臺灣近現代寫真」展出本館館藏近現代臺灣攝影作品約160餘件,透過這些珍貴的老照片見證百年來攝影語彙的變遷,引領觀者反思我們身處的「此時、此地、此刻」,本展大致可區分為以下三大主題:一、南國意象──日治時期的臺灣攝影;二、影像即紀實?──與社會對話的攝影作品;三、城南憶往──臺北城南區的建築與地景變化。 


 


基本上,臺灣攝影史之濫觴,可溯至19世紀起,外籍人士為了調查、研究等特定目的所留下的「紀實攝影」。1848年,荷蘭商船將「暗房」引入日本,為日本攝影術發展之開端,日本以「肖像寫真」作為基礎,開設「寫真館」,以影像記錄風俗與地景。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統治階層將攝影術引進寶島。因此臺灣也成立許多「寫真館」,菁英仕紳們紛紛為自己及家人留下肖像作為紀念,也為家中的庭園造景留下影像紀錄。本次展出「林寫真館」創立人林草及其子林權助之作品,即為日治時期臺灣人開設「寫真館」之實例。除寫真館之外,官方攝影師及新聞記者,也留下了一套套記錄了當時臺灣產業、風土民情及大型活動的《寫真帖》。從這些《寫真帖》中,我們可看到日治時期寶島的產業發展以及民眾日常生活之樣貌。 


 


1945年後的館藏攝影作品,許多前輩攝影師以鏡頭捕捉臺灣各行各業勞動者的面貌,以及市井小民的生活故事,並反映了1950年代以降臺灣社會發展的面貌;而攝影大師郎靜山先生,則以東方文人畫與詩意的攝影風格獨領風騷。 


 


此外,本展也將展出本館及臺北城南區的舊日影像。本館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商品陳列館,周邊為臺北苗圃(今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建功神社等建築;距本館步行十分鐘路程,以美食聞名的南機場夜市及其周邊地域,當時則作為練兵場及軍機起降場所。透過記錄臺北地景的老照片,我們可知本館原初的日式建築面貌,與現今中國明清時代的宮殿式風格大不相同;也得以了解本館及臺北城南區的過往今昔。 


 


攝影術的發明,改寫了人類以文字或繪畫記錄歷史的方式。過去本館所舉辦的攝影展多半以單一作者之作品為主題,「彼時‧此刻──臺灣近現代寫真」展覽,試圖從作品體現一世紀以來的臺灣社會變化。本項展覽自20171026日起至201817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一樓展出,希望民眾藉由影像試著理解臺灣各時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