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藝中心GREEN TOUCH展覽 以工藝設計打造時尚居家與環保日常

  • 日期:2017-11-28

GREEN TOUCH亞洲綠色工藝設計展已於2017年11月23日在工藝中心的工藝文化館開展,並於今(28)日舉辦開幕記者會及邀集4國設計師辦理的小型設計座談。該展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是從當今地球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為起點所策劃的展覽,旨在探討當代工藝的綠色設計哲學與實踐,並萃取工藝中「就地取材」及「手工製作」的精神,組成「崇.自然」、「新.傳統」、「綠.思潮」等三個展示構面。


 


工藝中心許耿修主任表示,本次展出將為各位帶來工藝設計的綠色趨勢與國際視野,也顯示有愈來愈多工藝設計師正以實際的行動關注著我們的環境問題。全展區共計展出包含來自臺灣、泰國、菲律賓、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6個國家約34位參展者,125組200餘件由竹、藤、貝殼、漂流木、回收木、椰子、檳榔鞘葉、樹皮、藺草、月桃、回收紙灰塵……等多樣材質設計製作的中小型家具、家飾用品,以及少量的染織時尚作品、身體配飾和裝置藝術作品,風格別具。東南亞各國與臺灣由於所處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擁有多樣的工藝材料以及豐厚、多元的工藝美學文化根基,在2014年前進到亞洲的「M&O ASIA亞洲家具家飾展」,讓全世界見識到亞洲不容小覷的市場力與設計力,因此,《Green Touch》所展現的是一場臺灣與東南亞諸多國家的工藝設計綠色對話。


 


綠色設計是以「環境」─即所謂生態效率為優先考量的新的設計觀念著重在幾個環節:材料的選擇、產品的功能結構及美觀性、包裝與運輸產銷、產品的回收再利用或廢棄後的最佳處置等,而一項產品的主要構成元素就是材料,因此材質的選擇是工藝製作重要的關鍵,「崇.自然」即展現工藝設計中自然友善材質的發展與應用;「新.傳統」則探究了工藝製作技術及文化意象的傳承與當代價值的翻轉與創造;最後以「綠.思潮」為總結,主要強調以呼應環境永續、社會道德需求以及倫理價值的設計思考與行為。


 


「浪草燈」的設計呈現幾何的放射狀,猶如翻騰的浪花,亦如溫暖的太陽,是由臺灣設計師與部落資深的工藝家合作,以原住民族常使用的輪傘草,手工製作的Kamaro’an(嘎瑪魯岸)系列作品,引用阿美族語「住下來吧!」的語意,藉以增加在地的工作機會,期許部落的年輕人返鄉,用生活的角度帶大家認識部落的工藝與文化;由泰國泗淑竹編製的〈波卡原點竹編椅〉線條流暢、細緻、具通透感,是由成長於泰國漁村的設計師寇拉寇•阿羅迪(Korakot Aromdee)所設計,他主要將傳承自祖父的風箏製作技術與家鄉編織漁網的技法結合,教授給家鄉的年輕匠師,不僅為當地居民創造了工作的機會,在交流互動的同時亦獲得創作的養分,更以跨領域的知識、技術的共享,帶動泰國當地傳統工藝的永續發展;展覽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特殊回收材質的使用─紙灰塵,泰國設計師魯蒂‧譚恰倫(Rudee Tancharoen) 前往紙張回收工廠勘查,觀察到紙張在裁切過程所產生的大量紙灰塵,於是她利用這些廢棄物並以之為材料創作出〈臨時鏈結〉、〈萬物與無物〉胸針與項鍊系列。 


 


開幕記者會11月28日當天,並規劃一場綠色工藝設計講座,邀請泰國2017年度產品設計師暨2015年泰國工藝創新大獎得主蘇帕猜・克萊瓦塔儂(Supachai
Klaewtanong)、2016亞洲手工藝卓越獎得主PATAPIAN、獲2014 M&O ASIA新銳設計師大獎的兩位
新銳設計師─分別來自印尼的丹尼•皮亞特納(Denny Priyatna)與來自菲律賓的莉莉安娜•孟納罕(Lilianna Manahan)。臺灣則是邀請到榮獲M&O PARIS 2017 亞洲新銳設計師獎的Kamaro'an,以及入選2015臺灣優良工藝品的A.M IDEAS,齊聚一堂分享設計師與在地社群合作的經驗以及技術與知識交流的過程。另外,展期中為民眾量身訂做了七場手作坊,由專業講師傳授工藝知識,帶領民眾親身參與實作、認識自然材質的特性以及工藝製作技巧,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綠色設計工藝品,報名詳情請洽工藝中心官網http://www.ntcri.gov.tw查詢相關資訊。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GREEN TOUCH亞洲綠色工藝設計展


展覽期間:2017年11月23日至2018年6月24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文化館(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開館時間:週二~週日09:00-17:00 (週一休館,國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