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新書發表會

  • 日期:2018-02-0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原住民族委員會舉行《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1)新書發表會,這本專書的出版,代表泰雅口述傳統由保存者、藝生和族中耆老透過長時間努力,所展現的重大成果

 文資局於2012年指定WatanTanga(漢名林明福)為「泰雅史詩吟唱」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並於次年起展開為期四年的傳習計畫。本書《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1)》是該計畫的傳習成果之一,在保存者Watan Tanga林明福帶領下與 Batu Watan林恩成、Tasaw Watan達少瓦旦、Atung Yupas阿棟優帕司、Yuhaw Piho林約道、Pagung Tomi芭翁都宓、鄭光博6位藝生及泰雅族區域的19位深諳傳統知識的耆老共同戮力完成。本書收錄內容包括凡例與說明、導讀、200條詞條紀錄著詞條單語字義、詞解、例句、收語區域、報導人及撰寫人所屬部落社群,並以泰雅族語羅馬拼音及漢語對照轉譯,是第一本以Lmuhuw文化為主題所呈現的專業語典。

 泰雅族本無文字書寫系統,社群規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的媒介,端賴祖先流傳的語言,藉由口語敘述或歌謠吟唱的方式代代相傳,2011年由時任臺北藝術大學吳榮順教授(現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主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泰雅族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文化資產調查與建檔計畫」中,將這一套口述傳統稱為Lmuhuw,定義為「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並與已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菲律賓-伊富高族的呼得吟唱表現方式,旗鼓相當

 Lmuhuw泰雅語意指「穿、引」,以「穿」針「引」線來象徵特定的言說方式,有別於日常生活平鋪直敘的用語,在不同的場合與面對不同對象時,以lmamu(挑選、撿取)適當的詞句來表達敘事,這種具有即興、靈活運用語言的方式,不但是泰雅族群內部、更是臺灣寶貴的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這些語彙的採錄,不但為耆老凋零、口傳資料難覓的當代泰雅族人,提供極珍貴文化資產,書中所涉及的遷徙路徑、人名、部落創建與分布地……等,更可作為歷史記憶再建構的參考素材,亦是將泰雅族朗誦式歌謠Lmuhuw,具體呈現其為民族歷史記憶與文化資產的關鍵作為。

 2016年7月《文化資產法》修正新法增列「口述傳統」概念下的傳習保存案例,《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1)》正是一個嘗試起步,目前此書已在五南、三民、國家及南天書局販售。期待這次新書發表會能將訊息周知社會各界,藉此拋磚引玉,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口述傳統的特色彰顯,除了提高社會大眾的認識並啟迪原住民族人本身對於文化保護意識,讓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的文化記憶能夠世代綿延傳承、保存與發揚外,更豐富多元臺灣的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