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原」來的聲音─「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聆聽與思索 專題演講與座談

  • 日期:2018-08-02

國立臺灣文學館繼舉辦「原來如此: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後,8月1日「原住民族日」與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合辦「『原』來的聲音──『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聆聽與思索」活動,希望透過長期參與原住民族平權運動、影像紀錄與拍攝、藝術創作的文化工作者的對話,深入原住民族歷史境遇和文化議題。當日,關心原轉議題的貴賓集聚,聽眾更是座無虛席,其中不乏眾多年輕學子,代表此議題的路途雖然坎坷,卻逐步邁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當天上午由紀錄片導演、原運工作者馬躍‧比吼以「誰轉了誰的正義?─從消失的100萬公頃談起」進行專題演講,深入淺出以資料與照片道出歷次抗爭活動的心路歷程,並告訴民眾,改變要很多人一起努力,談及原運艱辛處甚且語帶哽咽,他表示,從傳統領域到法律等不公義的事項都充滿努力空間,每個人都做一點點、講一點點、寫一點點,便會有所改變與進步,每個愛惜臺灣土地的人都不是局外人,也感謝臺文館為原轉議題所做的努力。


下午「palalaut說‧我的名─原住民影像創作的跨世代對談」座談場,邀請監察院孫大川副院長主持,與談人包括以攝影關注臺灣與社會運動的潘小俠,投入文化復振的紀錄片導演、臺中博屋瑪國小校長比令‧亞布,以及影像與多媒材藝術家張恩滿。孫大川說在歷史中很難聽到原住民族的聲音,近代透過書寫、祭典、歌唱與影像等形式,記錄族群的樣貌,希望轉型正義的推動能翻轉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認識豐富的原民文化。


回顧臺灣歷史,原住民族曾被歷代統治者賦予不同稱謂,更被視為國家法外的特殊人群。清朝時期,稱原住民為「番」,其中服政府之教化者稱為「熟番」,未服教化者稱為「生番」;日治時期,稱原住民為「蕃」或「高砂」,在國法上不具法律人格,不須依法統治,在理蕃行政體制下,為法制上的特殊國民,戰後則稱為「山胞」、「山地人」。


1994年8月1日,歷經10年漫長的正名運動後,在原住民族及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與期待下,政府終於將沿用多年的「山胞」正名為「原住民」,並於1997年第4次修憲時確立其「民族」屬性,賦予「原住民族」稱謂,以突顯原住民族是臺灣「原來的主人」之地位。為了紀念這段原住民族自我認同及抗爭的歷史,行政院在2005年通過將8月1日訂定為「原住民族日」,希望透過多方對話,讓全民正視並真誠反省原住民族長久以來所歷經的掠奪、迫害、打壓和歧視,進而落實「轉型正義」、促進社會和解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