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願景工作坊前進中臺灣 探索中正紀念堂未來想像

  • 日期:2018-08-11

中正紀念堂轉型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議題,為搭建理性對話平台及聚焦未來願景,文化部自去年12月起辦理多場次願景工作坊。中正紀念堂是全國性的藝文設施,為廣泛瞭解各地民眾的想法,第9場願景工作坊於今(11)日在臺中登場,邀請曾組織民兵「二七部隊」的鍾逸人先生、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先生、臺北教育大學蘇瑞鏘助理教授及臺中科技大學陳凱劭講師,與參與者分享歷史和空間的多元觀點。協辦本次願景工作坊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也有研究員全程列席旁聽。

今日的20名參與者分別來自臺中、彰化及南投,包含大學生、上班族、教師、民間團體等,背景各異。有關報名願景工作坊的動機,參與者多表示想深入瞭解轉型正義的議題,並重新認識這段歷史。從上周的花蓮場到本周的臺中場,部份參與者表示想瞭解如何透過審議式民主機制,進行政策意見的蒐集及研擬,甚而有參與者將參考借鏡,另辦相關議題的培力研習營,深化轉型正義的討論。

為使中臺灣的參與者對於中正紀念堂有身入其境的感受,執行團隊先以空拍圖呈現中正紀念堂園區,運用網路地圖的虛擬實境導覽,引領參與者自捷運中正紀念堂站來到自由廣場牌樓,往前穿越學生、民眾慣常從事藝文休閒活動的廣場,而後沿著民主大道一路往堂體邁進,走上階梯進入四樓的銅像大廳。執行團隊接續導讀議題手冊,說明中正紀念堂現今已實質轉成藝文展覽空間,並概述西班牙和南非的轉型正義案例,提供知情討論的相關背景資訊。

為促成參與者的多元思考,願景工作坊安排歷史及空間相關的講座。首先登場的鍾逸人先生,高齡已97歲,自述在二二八事件中擔任民兵組織「二七部隊」的心路歷程,表示轉型正義應透過大眾的集思廣益持績推動。年紀也將近百歲、不便到場的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先生,則以執行團隊事先採訪的影片,闡述顛沛流離的從軍生涯,並分享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多重觀點。

今日也邀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所的助理教授蘇瑞鏘先生,講述「面對歷史的幾種可能」,呈現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及中正紀念堂轉型的各種正反面思考點。專精臺灣建築史的臺中科技大學陳凱劭講師,以珍貴的日治時期地圖、美軍地圖及今昔照片,呈現時空變化及對都市空間的意義。

各組分享及全場討論時,參與者提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原則,要考量面對歷史、釐清真相、去除威權象徵,翻轉不公平的權力結構及資源配置,重視不同關係者的感受。參與者討論堂體、名稱、圍牆等的可能處理方式,例如採用全像投影及VR互動呈現等,也提出對場域的未來想像,包括關注人權、戒嚴或臺灣近代史博物館、藝文特區、民意機構、全區綠化公園、農業展示館等。部分參與者同時強調,可以透過呈現國際共同經驗與歷史的方式,讓這個地點成為與國際對話的場域。此外,從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正義出發,進一步希望強調以教育來逐步深化對於歷史真實與人權價值的重視。

為公開透明相關資訊,並提供使未能到場的社會大眾也能瞭解工作坊的討論情形,各場次工作坊除現場直播外,完整內容同步在於網站的「出來講」(網址:http://cks.moc.gov.tw/event/)以及「中正紀念堂轉型給問嗎」粉絲專頁直播,影片將持續留存在計畫網站上,民眾也可到網站的「鍵盤討論」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