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文化資產會議」第十一場分區論壇連江場於8月4日在馬祖民俗文物館舉辦,文化部長鄭麗君親臨會場與民眾深入對談,也特別肯定馬祖各界在復育文化生態與實踐文化治理的努力,並實地訪視「冷戰 島嶼」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執行現況。同時強調,過去文化保存1.0版多屬單點單棟的搶救式保存,需進化為2.0版的文化保存,也就是透過公民參與,以文化治理為核心的公共治理。
文化部長鄭麗君說,為傳達文化資產的保存及再生,由台中文創園區轉型為文資園區,擴增有形文化資産展覽、修復技術傳承、無形文化資產傳習與展演活動,也有文資科技應用展示、國寶館、水下考古再現等文資體驗,同時保留1916文創工坊,豐富園區文化內涵。此外,過去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傳承項目預算較少,108年起,預算將成長為三倍,世代傳承是無形文化資產維繫生命力的關鍵,國寶大師以「師徒制」推動傳習教學,讓無形文化資產生生不息。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科技計畫的精神,是希望藉科技力量,推動臺灣的文化內容產業再次升級。持續透過跨部會合作,運用科技重現歷史場景,讓記憶生生不息,帶領臺灣內容力再升級,讓「科技幫文化加持,文化幫科技加值」。
由文化部舉辦的鄭問紀念展開幕是臺灣文化的大團結,也代表我們的時代,終於追上鄭問老師的腳步。本次大展以六大主題:「漫畫鄭問」、「藝術鄭問」、「遊戲鄭問」、「千年一問」、「哲學鄭問」及「從鄭進文到鄭問」,展出鄭問個人手繪漫畫、插畫原件、手稿、劇本、雕塑等真跡,以及個人物件、生平重要創作出版品等,呈現他三十年來的多樣創作,並展現視覺語彙演變,圖像創作背後的美學意識和人文關懷。即日起至9月17日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區展出。
去(106)年2月,文化部與交通部簽署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合作備忘錄,共同展開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的活化工作。6月9日鐵路節這天,再度簽署軟體建置的合作備忘錄,將成立鐵道資產保存小組,並訂定鐵道文物的修復標準及作業規範,藉以推動後續教育推廣工作。期盼透過珍貴車輛展示、鐵道技術傳承及文物徵集、古蹟修復再利用、開放修復中導覽等各項工作,重新展現鐵道歷史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