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美學運動」座談會

  • 日期:2008-09-02

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國民所得水準不斷提升,但是居住品質、都市景觀、鄉村格調、環境衛生等問題,卻未獲得改善。因此,建立生活美學觀的價值及提昇環境美感成為當務之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推動生活美學運動,提出具體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並邀集國內建築、教育、社區及環境美學等專家學者,於今(2)日進行一場「美」的座談。

文建會主委黃碧端於會場上首先表示,文建會「生活美學運動」於昨(1)日獲得經建會通過,將以五年二十億的經費推動此項計畫。計畫的推動,係鑒於目前台灣的都市環境較於國外都市,除較未營造出自己的特色之外,部分區域其實也略顯凌亂。文建會推廣「生活美學運動」,希望經由基層美感的培養,如成立種子教室或是體驗營之類的活動,再結合與美學相關的建築家或是景觀專家等,以協助的方式輔佐地方,營造一個美感的空間,讓民眾在此環境中,可以自由的想像,發揮創造力。文建會希望將經費做最有效的利用,讓環境有改頭換面的機會,再經由環境的耳濡目染,從生活空間當中學得「美」的感觀。黃主委也表示,環境就是一種教育,推動「生活美學運動」希望將這個普羅大眾較欠缺的部分做出補充。

為擴大生活美學運動的推廣層面,這一場生活美學座談會,由主任委員黃碧端親自主持,會中邀請到國內在建築、教育、社區及環境美學等的專家學者,包括漢寶德先生、黃聲遠建築師、台中市文化局黃國榮局長、廖武治先生等人,針對台灣的城鄉景觀、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文化教育與藝術啟蒙、結合社區推動美學的生活環境等題議進行座談,希望藉此喚醒台灣社會對生活美學的重視與實踐。

二十年來的台灣社會經濟活動熱絡、物質文明高度發展,民眾自我意識抬頭,聽音樂會、進美術館、劇場的人數增加,但現實視覺環境卻嚴重惡質化,人際關係淡漠疏離互不信任,每個人追求生活品味,反而忽略社群生活中美感經驗的分享與交流。近年來,政府對於自然環境與公共建築如何結合人文藝術美學,投入相當經費、人力的努力,開始重視「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然而台灣本地公民社會的成熟度與美學素養的水平普遍不足,這也使得相關計畫的推行成效不易突顯。在生活環境中建立美學思維的理念看似簡單,但若無法突破民眾的單向思維或深化生活美感環境品質的核心價值,任何的機制與遠見都無法持續帶領台灣脫胎換骨、邁向新世紀。

  為使台灣邁向新世紀的生活美學文化,文建會已著手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希望喚起文化公民意識,形成審美共同體,藉由培育、議題、事件、空間或主題性策展,以創造優質美學環境。

生活美學的範圍相當廣泛,同時涉及個人美感素養與公共領域的生活質感,透過生活美學運動的推廣,將逐建提昇民眾的公共意識,帶動公共美學的創造與公共參與的擾動,形成一股美學社會運動,擘劃城市美感,將台灣推向高生活品質之列,繼而創造國土觀光效益。

新聞聯絡人:文建會第三處 呂仁華 電話 : 02-3343-2572
文建會媒體公關組 李曉嵐 電話 : 02-2343-4053
手機 : 0981-14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