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總統府」正名 「介壽館」銜牌卸下

  • 日期:2006-03-26

(記者劉永祥、尚毅夫、林河名/台北報導)


已懸掛五十八年的總統府正大門原有銜牌「介壽館」大理石板,昨天動工卸下,換上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奇祿揮毫的「總統府」三字;「介壽館」大理石板將保存於國史館,作為史料典藏。


總統府正名,朝野立委看法不一。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潘維剛批評,民進黨政府還想將民國紀年改為西元、拆遷兩蔣銅像,盡作一些無意義、浪費資源的事。


不過,綠營一片叫好。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葉宜津表示,總統府本來就該叫總統府,原稱「介壽館」容易混淆視聽;台聯黨團總召黃適卓形容,此舉是台灣民主「心靈解嚴」,他認為「中正紀念堂」及各地的「中正堂」也該一併正名。


總統府公共事務室表示,各國總統府多為元首、副元首處理公務的場所,非一般紀念或記錄個人功績的廳堂,所以「總統府」取代「介壽館」銜牌,不僅在建築用途上名實相副,亦可彰顯憲政上的意義。公共事務室指出,總統府正名案於去年十月即開始規畫,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由主管機關行政院文建會邀集學者專家審查核定後,在不損及古蹟的前提下實施。


關於總統府正大門以「介壽館」為銜牌的歷史緣由,公共事務室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總統府遭受美軍空襲,砲彈爆炸引發大火延燒三天,廳舍損毀面積甚廣。台灣光復後,民國卅五年各界為慶祝前總統蔣中正六十壽誕捐款修復,並於卅七年完工後,正式命名為「介壽館」。


民國卅八年,國民政府遷都台北,並於遷台後首次召開的行政院院會中決議總統府與行政院以「介壽館」為辦公地址,確立為國家正副元首辦公處所,行政院則於民國四十六年搬遷至現址辦公。

相關連結:http://news.sina.com.tw/articles/13/71/26/13712678.html?/politics/2006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