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蒲公英外省女性生命史寫作班」,以女性觀點紀錄遷徙的生命經驗

  • 日期:2005-08-08

幾乎每個外省家庭,都有一段糾結著國族情感的離合故事。文建會基於重視外省族群生命的書寫精神,也為彌補女性觀點的歷史缺口,特別委託外省台灣人協會執行外省女性生命史寫作工作坊計畫,這個以「蒲公英」比喻外省女性遷徙來台開枝散葉的寫作班,在永和社區大學的八堂課程已正式結業,媽媽學員們的創作成果不僅為外省女性不同的生命面向留下記錄,也藉由書寫和閱讀,以一種女性特有的視角與生命能量,開啟與社會對話的可能。

 

文建會主辦「蒲公英外省女性生命史寫作班」,是遵循去年「族群與文化會議」的決議內容,秉持「文化公民權」的精神,希望匯集不同群體的文化能量,讓社會不同部門、場域的聲音都能自由表達,並協助公民參與文化藝術活動,進而打造具有包容審美觀的公民共同體社會,也讓台灣這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呈現出繽紛豐富的文化特色,奠定「和解共生」的真實基礎。

 

也基於過去對外省族群生活經驗的書寫,多侷限於男性的角度,為彌補歷史缺口,文建會特別委託外省台灣人協會執行外省女性生命史寫作工作坊計畫(簡稱蒲公英寫作坊)。該寫作班以「蒲公英」為名,比喻著外省女性來到台灣開枝散葉的過程,由紓發自己為起點,進而書寫家人、紀錄遷徙的生命經驗。

 

蒲公英寫作坊由外省台灣人協會承辦,於永和社區大學開課。透過八堂課程的系統性引導,完整紀錄外省女性生命的不同面向。文建會表示,過去這些故事常被籠罩在國族論述龐大的陰影下,尤其是女性的聲音幾乎湮滅。但實際上,無數女性以她們的勇氣、韌性與不絕的生命能量,在彼時動盪與艱困的歲月中,為遷移的族群提供了穩定與前進的動力。

 

透過媽媽們的書寫,這些故事重現了戰亂與匱乏所造就的智慧及留下的創傷,寫作坊講師們追述那是友華二八年華隨夫上船逃難的千鈞一髮、「是青春正茂的美芳在鹿港大宅門前的巧笑倩兮」、「是明月丈夫抗戰的驚心動魄」、「是開朗大氣的秀庸艱苦的年少時光」、「是澎湖女孩秀薇首度踏上台灣島的忐忑心情」……那些存在過的歷史,湮沒在戰爭、家國之下的常民軼事,從這群外省女性的笑語、指間中流瀉,一點一滴重新建構了屬於女人的、眷村的、族群的動人故事。歷史因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