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走過長夜》 人權館出版白恐受難者生命故事系列套書 受難者之女回首泣訴:「希望政治苦難到我們這一代終止」

  • 日期:2015-10-12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12日舉辦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生命故事系列套書《走過長夜》新書發表會,邀請書中作者群中的四位政治受難者之女回首塵封往事。黃賢忠女兒黃新華女士年逾六十歲,才從扣押一甲子的遺書裡第一次認識父親;施明德女兒施又熙童年時,總是不敢對外提到自己父親的真實身分,「那個時代,受難者和家屬各自承擔不同的苦難,都只能選擇用沉默面對歷史,我們受難者後代衷心希望,臺灣不要再有政治受難者,家屬的悲劇到我們這一代就終止。」


《走過長夜》套書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出版,一套三輯,徵集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親自撰寫的文稿與口述稿,共計57篇,涵蓋個人與家族的苦難經驗,以傳記文學方式還原歷史真相。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人權館每年固定出版受難者文集,並擴大通路讓受難者的生命故事更廣為周知;這次出版套書的第三輯,特別以受難者吳逸民的故事取名《喚不回的青春》,提醒年輕人重新認識這群「活生生,用青春生命成就臺灣人權的受難者前輩。」


吳逸民前輩是吳三連先生的長子,年僅廿四歲就在臺北徐州路家中被逮,坐了十一年苦牢。他的女兒吳文慧表示,「父親出獄後絕口不提獄中生活,直到去年父親過世前,才從口述歷史訪談中,第一次認識他的白色恐怖遭遇。」吳文慧希望更多的白恐檔案能夠公開,「走出悲情,臺灣的未來會更好。」


施明德先生女兒施又熙指出,受難者子女當年面對社會大環境指責,「只能選擇沉默和退縮」,她認為人權館出版這套文集很有意義,「有太多受難者第二代不斷自我懷疑,自我責備,」這些文章可以讓彼此走出負面情緒,「更完整拼湊出臺灣當時到底怎麼了?!」


與會受難者之女當中,黃新華女士處境頗是淒涼,父親黃賢忠被槍決時她還沒出世,「我是直到過了六十歲,才從被國家扣押一甲子的遺書中,第一次認識我的父親。」黃新華母親同為政治受難者,卻也不向她提及父親的苦難遭遇,「因為一想到往事,家人間就只有忍不住的淚水。」


歐陽文先生女兒歐陽煇美則說,最苦的人生並不是父親在火燒島坐牢的那十二年,而是出獄後整天被警備總部跟監騷擾,「連母親原本有的工作都不保,父母親只能用勞力換取收入,入不敷出,窮到母親一天靠一顆饅頭分三餐吃,外人很難想像當時的日子如何過得下去。」


四位受難者之女分享生命故事時,每講到傷心過往,台上台下都忍不住頻頻拭淚。人權館籌備處表示,透過《走過長夜》的出版,讓社會大眾真實面對臺灣曾經走過的白色恐怖,更深沉地進入受難者與家屬們的內心世界,期許苦難昇華指引國家邁向美好的未來。本周日晚間七時卅分於高雄市三餘書店舉辦新書分享會,由書中作者親自述說真實的白恐遭遇,歡迎民眾前往聆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