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3全國文化機關主管會報 中央、地方共同合作 文化部長史哲:歡迎利用文化部資源 文化做大 市民有感 文化才能壯大

  • 日期:2023-09-05

文化部今(5)日在華山文創園區召開「2023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邀集各縣市文化局(處)首長及文化部各單位主管暨附屬機關(構)首長共同參與。文化部長史哲表示,自己曾擔任過地方文化局長,所以更能理解地方經營的辛苦,因此擔任文化部長以後,特別請文化部同仁「破除指揮的態度,而要盡量理解、考量地方的立場,共同合作」。史哲說,文化工作要能推展,地方文化局說話必須要力道,歡迎各縣市文化單位利用文化部的資源成為地方局處,甚至成為縣市的資源,「將文化做大,讓市民有感,文化才能壯大」。

 

會議首先報告「擴大電子書計次借閱及優化圖書採購機制」,為因應閱讀形式改變,加速出版業數位轉型、鼓勵讀者迎上數位閱讀趨勢,文化部9月起,在不增加各縣市負擔的情況下,配合優化圖書採購,文化部首年以1億元預算規模,加碼擴大電子書計次借閱服務。史哲說,優化圖書採購保障出版社獲得定價7折以上價格,是展現我們面對文化商品的重視,也是我們對紙本出版的一種態度;而擴大電子書計次借閱則是在網路時代,提供數位閱讀公共化的重要服務,「對於出版、創作,文化部永遠是最支持的」。

 

高雄市立圖書館分享在2013年9月開啟計次電子書借閱服務以後,至今10年,累計在臺灣雲端書庫借閱電子書達170萬冊,為全國各縣市之首;電子書種類從最一開始的2000種書,至今雙平台共累積12萬種書。此外,林奕成也分享高市圖總館建館時的百萬藏書計畫,開啟了以定價7折向出版社購書之始,至今在出版界仍獲得非常大的迴響。林奕成說,藉由最有利標的採購方式,不僅扶植出版產業,也能避免因低價搶標,降低圖書品質,是創造出版界、公共圖書館、讀者三贏的重要政策。

 

第二個報告議題為「台語說故事爸媽執行情形」,為推動台語主流化政策,改變台語屬中南部、中下階層、中高年齡層的「三中」印象。文化部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各縣市已完成155場台語說故事爸媽活動及15場故事講員培訓研習,並預計於7月至12月之間,完成1,210場活動及118場研習,期盼從親子到樂齡、由中央到地方遍地開花,共同營造國家語言友善環境。

 

針對攸關各縣市文化資產保存的「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計畫(第五期)」,史哲指出,文化部113年度預算獲行政院同意編列近300億元,其中攸關各縣市文化資產保存的歷史五期,更獲得行政院核定160億,為例期最高;文化部核定各縣市補助357案,補助經費36.9億元,亦創歷年最高。史哲說,過去文資局並未親自進行修復古蹟的工作,近年陸續著手鹿港龍山寺、恆春古城等國定古蹟修復工作,相信更能理解及協助各縣市解決困難。

 

在「表演藝術振興方案青年席位」推動情形上,文化部表示,今年規劃號召5萬人進劇場,目前已提供719檔節目65,000青年席次,售出12,010席。史哲說,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們一定都相信文化對終生的影響。在行政院的支持下,明年成年禮金將常態化並擴大推展至16-22歲,青年一生可用7次。相信持之以恆的實施下去,未來所有的成年人都會記得當年使用成年禮金所看的一場戲、一本書、一場文化活動,「文化成年禮金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為青年朋友提供的重要政策」。

 

目前各縣市推行成效第1名的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科長李佳晏分享,青年席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主動去洽談適合青年朋友的節目,臺中市更首推TCPA+「青進劇場藝點通」計畫,在OPENTIX售票系統建立售票系統旗艦館,搭配青年席位,一鍵就可以瀏覽所有臺中市的演出活動。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方敏華說,「節目的屬性是影響購票意願的關鍵」,今年由於節目多已排定,在明年成年禮金常態化以後,將更有機會安排適合青年朋友的節目,甚至規劃專屬場次。

 

最後綜合討論,文化部與各縣市文化局(處)首長就文資與遺址保存、國家語言發展、計次電子書借閱服務等進行討論、分享。澎湖縣局長洪棟霖特別提到近期辦理的庄頭劇場,看到團隊在颱風季節中,日夜持續關心搭臺、演出情況,對於離島來說是特別珍貴的,期盼未來有更多的文化活動持續在離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