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緣  起

    「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111-116年)」為延續已被點燃的民間活力,針對過往的執行成果及侷限,並因應當前臺灣社會面對全球化、人口結構老化、產業結構變化、數位轉型、氣候變遷及青年世代相對剝奪感等多元挑戰。面對這些挑戰,更應該深化社造,孕育更具公民意識、更具行動力的公民,催生有利於社區營造的公共治理新模式,一起參與討論,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創造願景,從在地回應各式新興挑戰。


  • 計畫目標

    本計畫之總體目標,主要包含三項:

    • (一)「民主治理」係指以公民作為主體,持續滾動民間力量與公部門的對話,促成各級政府建立公民參與平台、接軌社會發展需求,深化民主治理,共創更具前瞻甚至實驗性的行政與政策機制。當中,須明確指認未來主體就是公民,且執行的領域就在社區、社群之中,而公部門係有意識地扮演平台建立或催化的角色,以因應不斷演變的社會樣態,重新定義公共事務的範疇。

    • (二)「公共參與」則強調擴大參與,須包容各族群、民間團體和個人的多元性。從臺灣的各類民間團體,召喚多元的民間社會能量,從中爬梳出不同類型的議題面向,以擴大民間結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行動。另外,政策制定和計畫推行,須體察多元族群的需求,政府端致力於整合行政資源,而公民端則是降低公共參與門檻,讓社區營造更貼近社會脈動,延伸至社會的角落。

    • (三)「社會改造」乃「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111-116年)」最終的核心目標,透過「社區/社群營造(Community Empowerment)」進展到社會改造,從關注社區議題、居民參與,拓展到關注跨域議題(包括全球)、社群連結,以超越社區疆界,及跨域的行動協作,回應社會改造的多元議題。


  • 計畫策略

    本計畫之總體目標,主要包含三項:

    • (一)公共治理:建立有利於社區營造的公共治理支持體系

      社區營造的主體是公民,社造的本質是透過在地參與,以及多元社群的參與,促進社區的改變,並進而促進社會改造,依此「公共治理」應具有雙層概念,第一層是強調以公民為主體的參與,透過參與實踐真正的治理,具體實踐文化公民權;第二層則是各政府部門施政與資訊需更加開放,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的協力合作,建構有利於公私協力的支持體系,營造推動社造的有利環境。透過有利於社區營造公共治理支持體系的建立,以實現本計畫的總體目標。

    • (二)世代前進:青年賦權,世代協力,共榮發展

      臺灣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等現象逐步改變國家人口結構的組成,未來已經不是單一世代能夠獨自面對的,面對社會問題,需要更多跨世代的合作。透過不同世代在社造的共同參與及協力合作,賦權青年,增進世代間的對話與理解、尊重與包容彼此的差異,強化世代間的凝聚力,讓不同世代差異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共利,發揮個別世代的能量且能各展所長,持續滾動民眾參與社造的熱情,攜手前行共創明日社會。

    • (三)多元平權:看見多元,尊重差異,促進平等參與

      社造是奠基於日常生活、由下而上的社會改造運動,也是由「個體」群聚為「集體」的行動過程,看似同質的社區,內部實則有因性別、階級、族群、世代、身心狀態…等等而形成的差異,快速的社會變遷之下,使得原本已有異質性的社區更趨多元。爰此,包含政府部門在內的行動者,應時時刻刻關注參與社造的組成是否多元,是否仍有部分成員因其社群的特殊性而未被看見,喪失參與的機會及途徑,需要更多社會支持才能促進其參與,如此一來,才能讓多元群體可以有多元參與的途徑和平等的機會。

    • (四)社會共創:社會設計、公民科技、跨界連結

      社造是隨著社會的持續變遷,各種多樣性的社會公共議題不斷興起,公民團體及社群力量在不同場域持續茁壯,加上新興的科技進入日常生活中,驅動了各種人際網絡、資訊傳播及社會(全球)運作方式的改變,未來面對的是一個快速更新的社會環境,因此,作為社會發展脈絡一環的社造運動,如何連結公共議題,開展與公民及社群力量的協作關係,同時運用社會設計與創新的思維結合社造推動,回應國際脈動,接軌普世價值,將是本計畫社造推動上要努力的方向。


  • 實施內容

    • (一)公共治理

      透過檢討法規、強化中央部會、各縣市局處單位與社區營造相關政策之整合,落實行政社造化;同時協助民間組織堅壯化,提供支持並逐步發展社造中介組織,透過開放政府相關政策以及配套機制的加乘,深化公民參與,形成更直接參與公共決策與社區事務的公民社會模式,讓社造運動自主地持續前進。

    • (二)世代前進

      如何賦權(empower)青年乃是社造的重要目標與課題。返鄉或進鄉之青年在人力、時間與資源的限制下,除了培養整合與經營能力,以社區營造的精神推動地方創生的工作,更須強化跨域思考能力,並能橫向連結公民參與探究社區公共議題;另一方面,透過在地知識學和支持體系之建立,打破代間競爭的舊思維,以在地、多元的合作分工,整合外部資源,傳承文化經驗。同時,藉由新創科技的引進,以更大的開放性,讓不同世代的社區居民,共享社區資源、凝聚新的社區意識,連結社群網絡。

    • (三)多元平權

      為使身處劣勢群體的議題和生活需求能進入公共領域被討論和推動,讓多元群體都有平等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政府必須建立多元平權的環境,包括社區友善空間的設置、法令政策的檢討,並應提供各種參與管道,使多元族群及文化的主體性得以建立和深化;此外,鼓勵與培力社區,從多元的視角整理其歷史及文化記憶,並推廣進而融入臺灣歷史的脈絡,成為整體的文化記憶,亦是應持續推動的工作。

    • (四)社會共創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和臺灣社會的變遷,許多新興的公共議題,甚至是全球挑戰,如人口老化、全球暖化、能源轉型、數位轉型等,面對這些挑戰,政府及民間必須逐步開展社會創新的能量,將社會設計思維導入社區營造,並以社會設計思維帶動公共服務創新,以及公共參與的新模式;此外,各項計畫的執行亦應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思考社區在地行動,以在地組織連結國際議題社群網路,以落實與實踐「永續社區」;最後,將試圖透過國內、外社造經驗的交流,開展台灣社造的視野,提出策略,共同面對與處理環境及生活的議題。


  • 現階段所推動之重點工作

    • (一)社造整合協作平台計畫:

      • 辦理中央與縣市政府、公所之社造溝通交流會議,建立公部門定期對話平台,翻轉政策治理之思維,落實政策的溝通,定期檢討執行情形,以及時進行政策及資源之調整。
      • 支持民間組織辦理區域型社造論壇及社造相關議題之研討會等,透過多元對話及溝通交流,提出對政策之建議,並堅壯民間社造組織與網絡。
      • 依區域文化主題及社造推動之重點議題,提供社造培力及共學等資源,建立區域性社造學院,完善地方社造推動之支持性網絡,系統性的建立區域社造人才培力機制。
      • 持續推動公民審議,擴大公民參與,深化民主發展。
      • 優化台灣社區通平台,透過資訊系統功能的開發及提升,串接相關社造資源,整合社造資訊並開放運用。
      • 鼓勵民間組織進行社造政策之調查研究,逐步累積社造知識經驗,進而協助社造組織發展為智庫。
      • 規劃社造總體培力輔導與專案管理機制,透過輔導陪伴及適時諮詢資源之提供,協力地方政府與民間組織推動社造。
    • (二)青年賦權協力共好計畫:

      • 推動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促進青年參與在地事務。
      • 推動世代協力共同提案之獎助計畫,鼓勵青年結合黃金人口保存在地文化建構在地知識。
      • 定期辦理跨域跨界青年社造交流成果展,建立分享交流及見學之平台。
      • 鼓勵社區提供青年學子進行社區見學實習,認識社造並涵養學生對於社區、土地及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 (三)多元參與文化扎根計畫:

      • 支持縣市社造之推動,並鼓勵地方政府逐年調增對社造資源之挹注,持續發掘在地社造點,開發多元社造提案,以協助社區建立在地特色;另針對民間跨地域性的文化主題與社造議題提案,則由本部提供資源之挹注。
      • 由本部所屬館結合在地相關學校、社區大學、圖書館及民間組織,協力研發與多元文化、母語等有關之繪本或教案,所開發之教材將與社造學院的課程及培力整合推動。
      • 鼓勵社區透過居民協力,共同打造多元社群友善空間,透過公共對話及討論、社區自行僱工購料,由居民共同整理及改善社區空間。
      • 為呈現多元文化視角,鼓勵縣市或民間組織運用國家文化記憶庫資料建置之機制,保存社區記憶,累積並建構在地知識。
      • 推動原住民村落發展計畫,促進都市與原鄉文化傳承與發展。
      • 培力及輔導新住民透過社造參與,及行動計畫之操作,建立文化自明性。
      • 辦理縣市多元文化社造成果展,分享並累積社造推動經驗。
      • 建立社區推動文化體驗或小旅行者,與國內線上旅遊平台之媒合機制,透過數位傳播的力量,提升在地文化能見度。
    • (四)社造跨界共創計畫:

      • 鼓勵民間結合政府或企業等相關資源,打造社造共創基地,透過空間營造,開展跨域及跨界共創契機。
      • 辦理社造亮點案例之評選、表揚與案例分享,並針對案例進行影像紀錄與出版,在經驗的累積下找到開創的可能性。
      • 鼓勵民間組織發展社會合作經濟,或鼓勵企業結合CSR擴大對社造的參與,透過社區文化特色與社區意願媒合社區與第二部門共創文化產品,創造社區與企業的雙贏。
      • 由在地出發連結國際,鼓勵並支持民間辦理國內、外社造交流活動、工作坊及論壇會議逐步發展成為國際性的社造交流平台。
      • 鼓勵縣市連結SDGs指標,思考在地行動,提出創新實驗計畫。

  • 未來發展

    社區總體營造對於臺灣而言,不僅僅是一項文化政策,更是提供公民參與社會最重要的基礎建設。20多年來,民眾藉由社區營造各種機制參與社會公共議題,從認識自己了解在地,乃至學習如何解決地方問題,及落實文化平權,重視各族群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使臺灣社會整體向上提升,如:最早的客家生態人文祭典「美濃黃蝶祭」及近期的「公民1985行動聯盟」等,均可見地方公共議題,足以激起民眾對於在地的關懷及情感,亦是促使民眾團結集聚之觸媒。


    鑑此,為持續厚植在地特色,強化文化競爭力,將持續透過行政院文化會報機制,共同打造跨部會協力合作方案,以持續建構各地多元文化特色,以強化其參與廣度及深度;因此,不論是環保生態、產業創新或傳統文化保存及技藝傳承,均可於各地社區(村落)發掘,以呼應全球化「在地發展」與「永續經營」之相關議題;更進一步的透過地方知識學習網絡的建構,讓參與者透過實際參與社區營運、活用數位資訊科技及連結跨域資源,積極面對當前社區(會)問題,並主動參與協助解決。


    本部未來將持續強化公民參與深度,並擴大整合各部會相關資源、本部所屬機關、各縣市政府、民間團體、含議題社群、黃金人口、青年及第二部門(含基金會)等資源共同協力,以建立社造周延的支持體系;此外,藉由引進新文化力量強化交流,以提升創新能量,並持續累積國家文化智慧資本及跨領域合作成果,豐富地方文化多元性及展現文化治理之民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