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對抗氣候變遷 環保署與臺博館以古鑑今 呼籲展開行動

  • 日期:2014-05-30


        今(2014)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提高你的呼聲而不是海平面上升(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為響應國際環境意識與行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辦理「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藉由瞭解過去及現在發生的事件,喚起臺灣氣候變遷意識,促進減緩與氣候調適行動。

 

        氣候變遷是全球性的公眾議題,2013年9月底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陸續公布氣候變遷第五次評估報告,報告指出若不採取行動,2100年時,全球平均溫度將增加攝氏3.7度至4.8度。因此,聯合國呼籲目前世界阻止氣候變遷的腳步太慢,面對氣候變遷須立即採取行動。

 

        主辦單位環保署及臺博館今日與國際島國、學校、民間等代表,包含吉里巴斯共和國、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及帛琉共和國大使;斐濟駐華貿易暨觀光代表辦事處代表;臺北市日僑學校事務長、法國巴歇爾大學Louis教授於臺博館土銀展示館的古生物展示場域中,共同宣誓聲援展開氣候變遷行動。署長 魏國彥於致詞時表示,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過去世界各地都會以各種活動形式呼籲正視氣候變遷議題,今年則是以「提高你的呼聲而不是海平面上升」為主題展開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臺灣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也不能缺席。研究古生物可以瞭解過去尚未有人類活動的時代,尋找大自然的規律且進一步掌握人類行為對大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我們今天在這邊從地質時代的氣候變遷,例如恐龍、三葉蟲、長毛象至臺灣的雲豹,省思氣候變遷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與影響,期許喚起臺灣氣候變遷意識,促進減緩與氣候調適行動。

 

       臺博館館長陳濟民則表示,在新時代博物館思維下,除了文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啟發,博物館也是時代議題的鼓吹與促進者。長久以來,環境保育與氣候變遷一直是臺博館教育活動的關鍵議題。無論是個人或團體,我們都誠摯地歡迎大家能一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希望在徜徉於自然歷史軌跡的同時,也能樂於使用無窮的想像力,以行動、決心寫下一個光明的臺灣未來。

 

        「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於今(30)日正式開跑,從5月30日至6月2日為期四天於臺博館館前廣場辦理「氣候變遷環境教育園遊會」,民眾可透過展覽及闖關活動方式,瞭解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成因,希望民眾能夠正視大環境的改變與環境資源的衰減,共同守護美麗的地球,達到低碳永續的生活目標。

 

        有關「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資訊,可至環保署(http://ecolife.epa.gov.tw/)或臺博館官網(http://www.ntm.gov.tw/)教育活動查詢。臺博館位於臺北市襄陽路2號(228和平公園內),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