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逸筆儒風:溥心畬書畫展

  • 日期:2013-05-06


     2013
年為溥心畬逝世50年,其圖像權成為公共財,文化部所屬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推廣文創商品,並吸引業界注目,提高大眾對於文化資源的關注與應用動機,特別規劃「逸筆儒風:溥心畬書畫展」及文創加值等一系列介紹溥心畬的活動。展期自510日至623日止,於國立歷史博物館4樓展�嵼i出。

    
溥心畬與張大千、黃君璧同列「渡海三家」,是三人中文人氣質最濃厚的一位,其作品溢顯出濃厚的書卷氣,被譽為20世紀文人畫的最後一筆。溥心畬誕生於北京恭王府,曾祖父為清宣宗道光皇帝,清初三帝康熙、雍正與乾隆雖都愛好藝術,但溥心畬(1896-1963)被公認是滿清皇室中才情與成就最高者。

    
溥心畬的一生經歷晚清的結束、民國的開國,到國共分家,正是中國政治、社會轉變最大的時期。當清朝被推翻、袁世凱圍攻恭王府時,他倉促與母、弟避居西山戒台寺,日後就以「西山逸士」自稱;之後返回恭王府定居,已是過時的皇族,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寄情書畫,並經由詩人陳三立的介紹而認識畫家張大千。來台後溥心畬在師大美術系講授國畫課程。曾出版《寒玉堂書畫論》獲教育部第一屆美術獎。196311月因癌症辭世。

    
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溥心畬書畫共計203件,這次展覽選出道釋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作品70件,分成午日鍾馗、摹古與寫生山水、溥式花鳥寫生、道釋人物、文獻資料區、媒體加值互動區等主題來呈現,結合實體與虛擬的展示情境,以創造民眾多元、多樣的參觀經驗。其中,展覽期間因適逢102年端午節(陽曆612),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在展場中規劃了「午日鍾馗」主題,讓大家在欣賞溥心畬不同風格之各式作品的同時,也能了解端午節懸鍾馗像驅邪避惡,以求身心平安的民間習俗。另外,媒體加值互動區的展示,則特別佈置成貼近民眾生活的展示區,展出溥心畬作品的加值商品,提高大眾對於文化資源的關注與應用動機;展覽期間將舉辦商品票選抽獎活動,絲巾、領帶、馬克杯、L型夾等相關商品獎項眾多,民眾完成問卷可至國立歷史博物館一樓商店換領限500份之文創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