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跨域合作 啟動社造活力網絡」

  • 日期:2013-11-12


     為協助偏鄉及多元族群創新在地文化價值,文化部於100年開始推動社區營造亮點計畫,希望透過創新方法整合社區資源及強化文化質感提升工作,102年度持續投入新臺幣1745萬元,持續專案培力臺東縣延平鄉公所等4處社造文化小鎮,以及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等6處社區跨域合作計畫,以強化基層鄉鎮公所文化能量及社區團體跨域資源整合能力,期待突破傳統社造模式,營造在地文化新亮點。三年來在跨域組織聯結下,已讓傳統NGO組織與公所行政單位,透過解中心化過程,與學校單位、在地企業、議題社群、行政組織等產生更大協力關係,特別是在傳統組織之外的社群力量,衍然成為未來村落文化發展的新力軍。

     12日茶敘活動由文化資源司司長陳冠甫主持,活動邀請推動棒球文化小鎮的延平鄉永康村"滿馬那魯文化團",身著傳統服飾和桃源國小、紅葉國小小球員身著棒球服,以"棒球球具"代替傳統獵槍,懷著感恩的心為整個文化發展祈福。而推展社區見學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則與埔里在地的師生組成的Butterfly交響樂團協力,表演「毛蟲和蝴蝶」節目,藉由「三隻毛蟲闖天下」的故事,讓外界了解從「蝴蝶的一生」,認識「蝴蝶的生態」「化蛹使成長更美麗」,即使遭遇困難,但成長過程中的一切,依然美好而值得珍惜,為未來社區跨域合作必須更加努力寫下註解。

     會中社造亮點計畫展現多元結合成果,其中臺東縣延平鄉公所融合在地紅葉棒球與原住民布農族文化,以形塑具布農文化特色的棒球文化小鎮;從部落到城市的水蜜桃義賣行動、華航修護工廠員工每月認養桃源國小球隊、培養5村文化主體與在地接待家庭組成、引進新浪網贊助影像紀錄等,透過連結全國各地棒球社群、學校及企業參與,打破空間的距離推動城鄉交流;也讓學童及觀光客都能重新體驗布農部落的文化內涵,例如永康村獵人文化、鸞山村的生態文化、武陵村的音樂等,部落也順勢發展出在地棒球教學、訓練、兒童夏令營與布農文化的結合體驗遊程,具體帶動延平鄉觀光發展的契機,延平鄉亦重新找到了紅葉棒球的新價值,逐步朝向形塑傳統布農文化之棒球文化小鎮。

     而南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則以重建人文生態蝴蝶鎮為目標,經調查埔里鎮蝴蝶種類有214種,佔臺灣蝶種一半以上,確實擁有發展蝴蝶觀光小鎮之實力,計畫中透過周邊家戶共同參與,並聯結在地暨南大學、社區組織、企業、養蝶業者、生態專家等不同領域的組織單位,成立「蝴蝶苗木公益銀行」召募會員志工,進行全面食草及棲地營造,目前已推動8條賞蝶路線,其中觀音及彩蝶步道已開始吸引外來遊客陸續到訪;另外敲敲木工作坊也與見學中心合作開發商品,每件商品銷售將部分收益將捐給苗木公益銀行;大埔里觀光發展協會自費於仁愛公園以蝴蝶為主題,建立裝置藝術;埔里民間力量成立Butterfly 交響樂團;青年返鄉推動無車日活動,推動Bike與Butterfly低碳生等實踐,都看見了跨域力量促成見學網絡的永續深化。

     從社區跨域合作到引導各類社群參與,社區營造已漸走出組織框架,以多元文化交流與互動形態持續深耕,以因應社會快速、有機的文化融合與變異。今年社區營造亮點計畫結束後,該計畫將轉型擴大社群參與廣度,因應社會變遷與社群組織串接迅速之趨勢,新的計畫將提供創新實驗模式與彈性,除延續傳統組織的跨域合作外,將加強協力有志於轉型社會企業之NGO團體,透過吸引青年返鄉就業或創業、大專學子服務社區、國際社造交流及合作、黃金人口參與、偏鄉社區行動,深化各類社群經營與在地產品開發,引領村落、傳統社區組織等進階發展及開發新社群參與模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