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黃虎發威 引爆臺灣國寶熱 「藍地黃虎旗」悠遊紀念套卡正式發售

  • 日期:2016-05-10

號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鎮館三寶」之一的「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在今年3月10日通過文化部審議指定為國寶後,臺博館特別與悠遊卡公司合作發行「藍地黃虎旗」悠遊紀念卡,一次重現歷史上三個關鍵時間點的三款「藍地黃虎旗」版本,這也是臺灣首件登上悠遊卡的本土國寶,將在5月11日正式開賣。


 


為了「藍地黃虎旗」悠遊紀念卡的發行,臺博館特別在記者會現場展示了「高橋雲亭黃虎旗摹本」原旗、「林玉山版黃虎旗」原旗,以及「1895年藍地黃虎旗數位重建版」等三款「藍地黃虎旗」。


 


臺博館陳濟民館長表示,高橋雲亭摹本象徵臺灣當時抵抗割讓,也是政治民主性的萌芽,反映臺灣被殖民的處境,具備時代意義。摹本在臺博典藏超過百年,已是臺灣社會連結121年前歷史的重要媒介,透過悠遊卡型式發表,希望讓黃虎旗走入社會大眾的現代生活之中,進而了解旗面背後的歷史故事。


 


悠遊卡公司林向愷董事長則提到,悠遊卡公司選擇「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為主題發行悠遊卡,主要是希望藉由亞洲第一個民主國的歷史,讓民眾深刻感受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需要大家一起捍衛,也提醒維持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不變,應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該館負責「藍地黃虎旗」研究與考證的李子寧副研究員說,「藍地黃虎旗」為1895年甲午戰爭後,臺灣巡撫唐景崧和地方仕紳為反抗清廷割讓台灣,所倡議成立的「臺灣民主國」國旗。在日軍登臺,「臺灣民主國」潰散後,藍地黃虎旗也被運回日本,藏於日本皇宮的「振天府」中。1909年,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臺博館前身)得到日本宮內省同意後,委請畫家高橋雲亭依原件複製,完成後送交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展示與典藏,是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最早的藏品之一。


 


李子寧表示,2010年臺博館首次向文化部提報「高橋雲亭黃虎旗摹本」為國寶,卻遭審議委員會以該旗並非1895年臺灣民主國旗原件,且這幅旗的來歷與身世也尚未完全釐清,而被「保留再審議」。


 


2012年臺博館針對「高橋雲亭黃虎旗摹本」進行修護,歷經1年3個月的過程中,不但發現她是一幅帶著日、夜不同黃虎形象的「雙面旗」;同時經過進一步考證,也釐清這幅旗的「母本」,應是1895年乙未戰役期間懸於基隆砲臺,後被日軍獻至皇宮的「基隆旗」。而旗面的缺損,是在1909年摹繪時,繪者刻意「忠於原作」,將原旗上缺損處完全照樣複製。這也說明藏於日本之原旗當時已有缺損,推論就是在1895年日軍攻佔基隆的戰事過程中造成的「歷史性傷痕」。


 


李子寧表示,在目前歷史上已知的三幅「藍地黃虎旗」原旗都下落不明,再現機率渺茫的情況下,「高橋雲亭黃虎旗摹本」是唯一現存年代最久且最接近原旗形象的藍地黃虎旗,雖非1895年「臺灣民主國」建立當時所使用的原旗,但仍為已知黃虎旗中最原始也最權威的版本,極具歷史意義與價值,因而於今年三月獲審議委員會通過指定為國寶。


 


臺博館表示,另一款歷史上經典的黃虎旗,是1953年丘逢甲之子:丘念台先生為紀念「臺灣民主國」59週年,邀請畫家林玉山根據「高橋雲亭黃虎旗摹本」所重新摹繪的「林玉山版黃虎旗」,完成後也典藏於臺博館。此旗年代雖較晚,但因為形象完整,而為多數教科書與文獻所採用,成為坊間流傳最廣、最「深植人心」的黃虎旗版本。


 


除了上述兩款黃虎旗外,此次的紀念悠遊卡也特別推出一款模擬1895年「臺灣民主國」黃虎旗的「數位重建版」。臺博館李子寧表示,從旗面的藍色彩度,到旗上的黃虎形象,皆經過有所本的比對考證,是目前最貼近原始黃虎旗誕生時的版本。


 


本次發行分為一般版、平裝版及精裝版,一般版於四大超商販售每張100元,卡面利用精緻浮雕印製,閃爍著金黃色虎身,更增添黃虎旗的權威氣息。平裝版、精裝版可於臺博館、臺北車站捷運商品館及悠遊卡購物網站「悠遊SHOP」購買,平裝版有三款版本,每款二張售價250元;精裝版共有三款六張售價990元,喜歡收藏的卡迷們可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