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六代電腦刀治療癌症的經驗」 6/5國父紀念館開講

  • 日期:2016-06-02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與財團法人陶聲洋防癌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陶聲洋防癌系列講座,將於6月5日(日)下午2時30分在該館演講廳舉行,講題是:「第六代電腦刀治療癌症的經驗」,將邀請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長陳光耀博士主講。 


現今癌症治療走人性化及個製化趨勢,傳統外科開刀越開越小,化學治療逐漸被標靶藥物取代,放射治療越發精準且時程及次數縮短。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於104年6月引進了亞洲第二臺第六代電腦刀放射手術,高精準、高射殺劑量、低風險、副作用較少,是使用高能量的X射線來殺死癌細胞,為全世界唯一可即時追蹤並照射六度空間內移動及旋轉中的腫瘤,且同時達到臨床精準度小於0.1公分,機器人手臂使用的角度高達1,560個以上,門診治療無需住院,不流血手術,不用麻醉藥,照射後照顧負擔輕;安全、人性化,相較於傳統放射治療需要6至7週共30至35次的X線照射,電腦刀僅需1至5天的療程,治療前無須特別禁食,治療後也無需拆線或特別調養,更沒有掉髮、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


耕莘醫院於104年6月引進全球編序第373號的六代電腦刀放射治療儀,六代電腦刀具有比先前幾代舊款改進的優點如下:治療時間速度加快、影像導航資料庫更大更精準,機械手臂行走路線最佳化、增加低於水平面18-22度的治療角度、加裝多葉片準直儀(MLC)、動態式準直儀椎筒(IRIS)、肺部最佳化治療(LOT)、第十代軟體版本、造型設計類卡通、可愛及可親近化以便提高病人心理層面接受度、比歐美國家收費少約10倍的高科技先進儀器。


陳光耀博士以過去96年開始於三軍總醫院使用電腦刀的眾多案例經驗,及耕莘醫院的治療完成後將近一年的腫瘤控制比率達九成以上,效果相當良好,而且大多數病患的副作用輕微。目前全世界已有380部以上的電腦刀應用於臨床,其治療效果獲得醫學界普遍肯定。在放射外科領域,電腦刀引發新紀元,為更多癌症患者帶來希望。透過電腦刀特殊的治療平臺,可創造出一個新的治療領域、造福廣大的人群。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長陳光耀博士於6月5日下午2:30-4:30,在國父紀念館一樓演講廳,主講「第六代電腦刀治療癌症的經驗」,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或電洽推廣服務組(02)2758-8008轉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