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1全國文化會議中區論壇臺中登場 倡聲文化參與再進化策略

  • 日期:2021-11-13

2021全國文化會議」中區論壇今(13)日移師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辦理,就「強化在地文化歷史」、「臺灣文化價值之轉譯與應用」、「推動文化跨域與國際合作」及「青年參與及文化平權」四項議題,與當地民眾展開一場深度對話。同步開放線上直播,並運用會議軟體Slido,讓無法前來與會的民眾發表意見與現場對話,與會者超過120人,熱議文化參與再進化與下一階段推進策略。

 

今日主持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開幕致詞時,首先感謝冒雨熱情前來共襄盛舉的嘉賓。蕭次長指出,依據《文化基本法,文化部每四年舉辦全國文化會議。今年的文化會議主題「文化,生生不息」將從「文化生活」與「文化生產」兩面向進行討論,「文化生活」是透過北中南東4場分區論壇開展的「強化在地文化歷史」、「臺灣文化價值之轉譯與應用」、「推動文化跨域與國際合作」及「青年參與及文化平權」等四項議題進行探討;「文化生產」則就目前文化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以邀請產官學專家共同研討方式,召開4場專家論壇,為臺灣文化產業找出路。希望透過廣度與深度兼具的論壇,蒐集各界意見,讓這些相互交雜的文化議題能再一次爬梳,作為未來文化政策的重要參據。

 

上午場次邀請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理事長許主冠擔任引言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林承緯、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系主任林茂賢,就「強化在地文化歷史」議題,以及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蘇睿弼就「臺灣文化價值之轉譯與應用」議題共同與談。在「強化在地文化歷史」方面,林茂賢強調認識自己傳統文化的重要;林承緯則介紹日本的文資保護是在教育委員會處理,與臺灣置於文化部不同。此外,該場次亦對推動文化資產人員與志工的法律保障、避免文資人員培育的斷層、中央與地方如何合作避免公共工程開發破壞考古遺址、在地語言及在地文史資料系統性的保護及文化近用權的實踐等議題都有深入討論;而在「臺灣文化價值之轉譯與應用」,蘇睿弼以中區再生基地為例詮釋空間轉譯、故事轉譯及事件轉譯,廖嘉展則是以桃米新村實例說明生態文化轉譯促進地方發展。而民眾也提出如無法定文資身分,如何協助修復等議題彼此互相激盪。

 

下午場次的引言人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陳愷璜,「推動文化跨域與國際合作」議題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授黃世輝、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培鈞與談。黃世輝透過疫情期間的國際交流案例「亞洲設計研討會(ADCS)」、臺馬社造經驗交流,勾勒未來國際交流的圖像;邱瑗則就表演藝術介紹跨域的各種可能;何培鈞分享地方創生前進國際的寶貴經驗,並利用區塊鏈整合各項資源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企業社會責任(CSR)結合;同時與現場有意願從事地方創生的青年相互交流。「青年參與及文化平權」議題與談人是阮劇團團長兼藝術總監汪兆謙,以及臺灣新移民協會理事長麥玉珍,汪兆謙分享如何在公部門系統的支持下,劇團慢慢崛起的過程,並透過自己的經歷說明青年不同階段對社會支持系統的期待;麥玉珍則以自身來臺灣25年的新住民經驗,分享文化差異與平權觀念的落實及對新住民文化政策的期待,另對於如何讓臺灣社會與新住民有更多的對話、融合及文化部的平權政策亦有深入討論。

 

文化部指出,分區論壇的每一個議題先透過專家的剖析與論述後,開放現場與線上民眾提問,問題內容多樣,與議題相關的政府單位人員也都在現場逐一回應,是一場具有前瞻意義的深度討論與交流的文化場域。

 

文化部表示,最後一場分區論壇將於1120日在花蓮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民眾可前往全國文化會議官網 https://nccwp.moc.gov.tw/)報名參加,另外,錯過前面場次的民眾也可以到官網觀看影音紀錄並留下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