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龍應台親登「國之北疆」亮島視察島尾遺址 讚許國軍與連江縣府尊重文化成就考古佳話

  • 日期:2012-06-26

  

文化部長龍應台26日中午,在連江縣長楊綏生、馬祖防衛部指揮官任季男中將、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教授陪同下,頂著南風巨浪自馬祖南竿搭船,前往30公里遠的「國之北疆」亮島,視察島上兩處重要考古遺址,其中的島尾遺址今年出土的屈肢葬「亮島人」,經文化部協助送往美國鑑定年份,已確定距今約8300年, 是杭州灣到越南海域出土遺址中,年份最久遠的先民遺骸,極具考古與人種學價值。龍應台表示,亮島因為軍事禁區關係,反而沒有隨著社會變遷而失去它的文化資產價值,她特別讚許地方政府與國防部的文化敏銳度,才能成就了這段考古佳話,文化部會再與國防部密切合作,讓珍貴的文化資產被重新發掘出來。

龍應台等一行人,一早搭機抵達南竿後,即前往馬祖民俗文物館,聽取中研院陳仲玉教授有關「亮島人」發掘過程的專案報告,並在嚴密防護設備下,觀看了這位叫做「阿亮哥」的出土骸骨保存狀況。亮島由於是軍事管制區,外人無法登島,直到民國100年舉辦國軍登島60周年紀念活動,連江縣長楊綏生受邀參加儀式時,在路邊發現疑似貝塚的文化層,於是聯繫中研院的考古團隊實際前往了解。馬祖防衛部也隨即向國防部反映有關的考古發現,國防部長高華柱在第一時間即指示國軍全力配合,而使得亮島考古工作得以進展,並因此發現了距今8300年的「亮島人」先民骸骨,是台灣考古學的重大發現。

陳仲玉教授表示,亮島的貝塚文化層厚達近40公分,由考古經驗判斷至少距今有4000年之久,當試掘島尾遺址時,除了貝塚、陶片、魚叉外,發現有三塊疑似人頭骨的碎片,由亮島防衛隊駐軍以塑膠布保護,爾後繼續挖掘時,果然在貝塚層下方發現一尊保存完好的先民骸骨,推測年代相當久遠,研究團隊為求謹慎,特別在不擾動骸骨狀態下,連同下方50公分的底土完整切割後,送馬祖民俗文化館保存。

龍應台指出,她二月份上任後,即接獲馬祖以及當時文資局同仁的報告,得知這項重大的考古發現,她立即指示文資同仁協助考古團隊,進行遺骸的3D數位掃描攝影紀錄,並協助把相關考古證據送往美國進行碳十四鑑定,確認這尊先民距今約8100年至8300年之久,是考古學的重大發現。而今天登島之後,更讓她感觸良多,她想起60年前反共救國軍登島所做的犧牲,內心感到不捨。而亮島因為軍事管制區的關係,反而沒有因為隨著經濟、社 會發展,而失去它的文化資產價值。而這次亮島人的考古發現,如果沒有連江縣長的人文素養,以及國防部長對文化的高度敏銳,是不可能出現這段考古佳話的。她相信過去因為冷戰關係而被戍守的軍事管制區,隨著兩岸關係的緩和,會逐漸地開放,文化部一定會與國防部保持密切聯繫,讓這些文化資產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 存,她期盼國防、文化部的充分合作,會有更多類似的佳話產生。

馬祖是文化部村落行腳行程中,第一個訪視的離島,龍應台三年前蒐集《大江大海》資料時即來過馬祖,她覺得有種回到家鄉的親切感。島尾遺址視察同時,龍應台也在「亮島臺」聽取亮島防衛隊隊長張水泉中校簡報,了解國軍戍守要塞保衛疆土的辛勞,特別當場致贈加菜金,表達對於前線國軍的敬重。馬防部表示,龍部長是第 一位登島的文人部長,不僅鼓舞全島國軍士氣,更對亮島歷史發展極具指標意義。一行人在龍部長率領至亮島守護神趙大王廟上香祈福後,返回南竿繼續村落行腳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