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4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

  • 日期:2015-10-27

為記錄並保存臺灣美術典範傳承與重要藝術家的生命印記,文化部自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時期,於民國81年起策畫編印「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迄今共累積出版88冊美術家傳記。民國96年開始,更發行「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至103年止也累積完成22部資深藝術家紀錄片,持續為臺灣美術傳承留下寶貴的文獻資料。


這兩項出版計畫均以藝術家個別的生命史作為主軸,在嚴謹的學術研究基礎下,透過平易通俗的筆調與影像,呈現二十世紀以來臺灣近代美術的重要開拓者,敘述他們的生命經驗、藝術歷程,以及對臺灣美術發展的貢獻及影響。104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6冊,以及「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2部分別出版完成,特別藉此新書及紀錄片公開發表,向廣大藝文大眾分享成果,同時也邀請多位藝術前輩共聚一堂,為他們的藝術與生命經歷現身說法、相互交流。


出版內容發表如下: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共計六冊


一、《碧血‧戰畫‧梁鼎銘》


梁鼎銘,1898年出生,祖籍為廣東省順德縣。從小他就接受傳統與近代的西式教育。1920年代,年輕的梁鼎銘原本活躍於上海月份牌的廣告界,但因為當時軍閥混戰、外侮頻繁,於是他以身許藝,選擇投身黃埔軍校,自此,其才能受到軍校校長蔣中正的賞識。北伐前後,梁鼎銘相繼完成了〈沙基血迹圖〉、〈惠州戰蹟圖〉、〈南昌戰蹟圖〉、〈濟南戰蹟圖〉、〈廟行戰蹟圖〉「五大戰畫」。當時,西洋歷史畫傳統的「戰畫」理念是由他引進的,並確立了民國時期戰畫的基礎與規模,成為開拓「全景圖戰畫」的第一人。抗戰期間,他亦描繪出諸多控訴日本暴行的作品,不過目前僅留下〈血刃圖〉存世。


來臺後的1955年,梁鼎銘接任政工幹校美術組主任,獻身於藝術教育,他大刀闊斧整頓系務、聘請名師,用熱愛藝術的理想來培育下一代,當時該校美術組即成為臺灣師資整備、目標明確的美術科系。只是造化弄人,1959年梁鼎銘英年早逝,而臺灣在1950年代中葉以後快速西化,美術變革瞬息萬變,很多人認為藝術當以「純粹」為最高依歸,甚而以為藝術必須不依傍於家國之理念,因此梁鼎銘的藝術成就逐漸被後人遺忘。


其實梁鼎銘的繪畫領域相當多元,舉凡油畫、水墨、水彩、書法皆能卓然有成。其繪畫題材主要以戰畫為主,所畫人物生動且規模宏偉,史蹟斑斑。水墨畫方面則以天馬聞名,表現出騰躍奔走的撼人氣勢。而他筆下的飛禽走獸也都能機巧騰躍。同時,他亦能融會西洋解剖學與中國氣韻美學於一爐,作品深具個人特色。


當我們重新回頭來看,梁鼎銘的人格特質當中,具備了傳統文人的精神,即使在顛沛貧困時期,依然能夠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而逝世距今將近六十年的他,不僅在21世紀初期逐漸受到重視,獲得深一層的研究與肯定。同時,我們在檢視梁鼎銘的藝術創作之際,當須從其人格與藝術雙向出發,方能夠窺得梁鼎銘的志節與藝術成就之所在。


二、《返璞‧歸真‧江漢東》


江漢東,1926年生於福建長汀,1948年渡海來臺。從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之後,又向現代繪畫導師李仲生習畫,開啓了他對現代版畫的觀念與視野。李仲生曾形容他的畫作,是一種「追憶的心象」,自由飛翔於神祕、幻想、純真如童話一般心感所及的世界。


到了1958年,江漢東與秦松推動「中美現代版畫展」,隔年又與秦松、楊英風、李錫奇、陳庭詩和施驊,創立了「現代版畫會」,將版畫帶入具有時代性、現代性的指標意義。並於50到60年代之間,兩度參加聖保羅的雙年展,可以說是臺灣版畫界的開路先鋒。


然而在他1968年四十二歲時,江漢東發現罹患了青光眼疾,導致後來幾近於失明,但是他仍然展現出超人的意志力,改以彩繪的創作,去表現記憶中客家文化的民俗慶典、歌謠和戲曲等。或許這是他離開原鄉的鄉愁記憶,滋潤著江漢東曾經乾枯的心靈,對他來說回憶就如同在旅行,而過往記憶即成為他重拾畫筆的動機,使想像繁殖成更豐饒的意象,畫出了許多動人的畫作。


由於眼疾影響,導致江漢東的創作思維,是以圖形彩繪為主體,由一個小圖形的連結,幻化成為更大圖形的連結,不必合乎於邏輯,更沒有明暗、且不重立體。他以早年木刻版畫的經驗,來描繪出創作的圖形,他渴望表達一個藝術家的想像力,而非自然的再現。江漢東說:「當我全心全意作畫時,只有畫面世界,沒有自然世界;我不考慮任何素描、觀念,只忠於自我,任筆隨意奔馳遨遊。」


事實上,在江漢東的創作當中,那種全然平面性的圖形式線條描繪,除了富有裝飾性,又深深具有音樂性,充滿了詩意的想像,構築出他內心充滿想像的超現實繪畫空間。2009年八十四歲的江漢東,因胃癌病逝,其創作毅力和成就感動各界,並獲得總統的褒揚,在褒揚令中記載如下:「視障著勤奮之志,高華成技法之美,心織筆繪,燃糠照薪;藝力綿長,丹青流遠。」


三、《沙漠‧夢土‧賴傳鑑》


賴傳鑑,1926年生於桃園中壢,來自於臺灣傳統社會當中,知書達禮的書香之家。身為長子的賴傳鑑,自然地整個家族對他寄予厚望,並格外重視對他的教育與培養。賴傳鑑從小學開始,便展現出對文學與藝術的興趣和才華,再加上長期閱讀「講義錄」,沉浸在小說、詩文、劇本和繪畫的世界,奠定了日後在文學與美術領域的深厚基礎。


賴傳鑑是二次大戰戰火下長大的藝術家,回顧他在1940年代初期赴日留學,但因戰況激烈而無法進入美術學校就讀,蹉跎三年之後才返回臺灣。其後從1950年代初到1970年代末期,在「省展」、「臺陽美展」以及「全省教員美展」等大型美展中獲獎無數,成為戰後崛起的重要西畫家之一。但是探究其一生藝術發展的軌跡,正好反映出在臺灣戰火中成長這一代的西畫家,都親身歷經過政治、社會、語言和文化變革的洗禮。


論及賴傳鑑的繪畫創作,始終把形式、內容,以及自我風格特質的追求,列為終極的目標。在其創作的發展階段中,早期的表現具有外光派的特質;到了1950年代的晚期,則是受到立體主義的影響,轉而探索色面分割、色彩亮麗的形式語彙;在1960年代初期,因為受到抽象主義的啟發,進而鑽研單色調的半抽象風格;晚期創作,則走向融合具象與抽象的綜合表現形式。


在探索現代化的過程中,他除了講究視覺的審美形式,同時也強調自我與歷史、社會的互動和對話。雖然在早年曾歷經過困厄的環境,就像一位行走沙漠的旅人,幸好有藝術為伴,滋潤了他孤寂的心靈。因此,賴傳鑑的作品勇於挖掘、連綴記憶和生活經驗,並擅長運用象徵性的視覺語彙,進行對生命的反思與主體文化認同的夢想旅程。


賴傳鑑除了繪畫的造詣之外,還是一位藝術文字工作者。1970年代撰寫有《天才之悲劇》和《巨匠之足跡》等著作,以及在《藝術家》雜誌上,開闢「藝壇交友錄」的專欄,其後結集成《埋在沙漠裡的青春》一書。因此被譽為畫筆、文筆兼善的全方位藝術家。


四、《焦墨‧雲山‧夏一夫》


夏一夫,字玉符,本名夏鴻錫,1927年生於山東棲霞縣,從小就展露出美術的天分,深獲其父親的嘉許。雖然六歲時生母過世,幸好繼母視他如己出、百般愛護。不幸在他十四歲時又遭逢父喪,但他的父親留下了「努力吧!自己上進!」的遺言,成為夏一夫終生不斷精進、不敢鬆懈的生命動力。


1942年夏一夫在煙臺師範學校,遇到了生命中的恩師鄭月波,向他學習西方美術的知識與技法,日後兩人更維持著亦師亦友的情誼。畢業後夏一夫考上國立杭州藝專,就在準備入學之際,即遭遇國共戰亂開始,使得他書還沒念成,卻輾轉以裝甲兵身分來到臺灣,那一年他才二十三歲。


在軍中的時間不長,夏一夫即退伍,進入廣告社擔任畫師的工作,接著自己開設畫廊,專事蠟染畫的創作與銷售,在其夫人的協助之下經營有成,多年之後,年逾半百的夏一夫已無後顧之憂,於是重新燃起成為藝術家的少年之夢。


重拾畫筆的夏一夫,1988年以六十二歲的新人之姿,獲得了臺北市立美術館水墨大展「創新獎」的首獎,展露出獨樹一幟的水墨寫實新風貌。同一年他又經鄭月波的介紹,進入傅狷夫畫室學習,觀察傅老師對山水的構圖,以及對雲煙、海浪的處理手法,至於用筆用墨的方法,已經閉門苦思十餘年的夏一夫,顯然希望找出屬於自己特有的語彙。


美術史學者李鑄晉,對夏一夫繪畫之路提攜有加,並且提到夏一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他從事藝術的決心和堅毅的個性。夏一夫堅持用很慎密的技法來作畫,沒有走上寫意或抽象之路。在標榜現代化喧天價響的今日,他依然回歸傳統之路,一心一意地竭盡他的才思,為水墨畫尋求更多的可能性。


具體地說,夏一夫經由主觀意識的構思,以殊異的密實山水,在傳統的基石上,以焦墨枯筆層疊點染、化枯為潤、以細成鉅,營構出雲山、丘壑、浪花、岩礁,以及枯枝、綠樹的動人表情,為臺灣現代水墨畫壇寫下最具傳奇的一頁篇章。


五、《天地‧虛實‧朱為白》


朱為白,本名朱武順,1929年出生於古都南京,從祖父到父親與長兄三代都以裁縫為業,從小在耳濡目染之下,培養出擅長刀剪、裁割的家學功夫。朱為白在1947年棄商從軍,1949年隨軍來臺。


雖然朱為白並非藝術科班出身,但是來臺後師承於廖繼春與李仲生兩位名師,並加入「東方畫會」,參與戰後的臺灣現代美術運動。從1958年起到1971年為止,參加過第二屆到第十五屆的「東方畫展」,在這段期間藝術創作日益成熟,逐漸成為臺灣當代重要的複合媒材藝術家。


朱為白在1965年從軍旅中退伍,然後進入華興育幼院,教導小學生美術創作,因為他的教學與教法富於創新,能夠啟發與誘導兒童的優異表現,於是學生的作品屢屢獲得國際獎項,因此,朱為白也意外地成為兒童藝術教育專家。


歸納朱為白的創作歷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1953到1970年的摸索時期,大多是抽象表現的作品。第二是1970到1990年的開創時期,從黑白的木刻版畫到布料裁貼,既開創了「刀剪精神」,又建立東方空間主義的個人風格。第三是1990到2010年的淨化時期,透過刀剪在單色布料,以及紙材上去經營構圖、空間,呈現出禪意的境界。第四是2010年以後的即興時期,以刀剪的精神為基礎,將禪意發揮到各種媒材,而且自由發揮、游刃有餘。


回顧朱為白從1968年以來,內心經歷了十分掙扎的「重疊藝術思考」,但是經過掙扎的超越之後,便開啟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木刻版畫系列,為他在1970年代的藝術旅程豎立了第一個里程碑。其後又經過十年的探索,他又在1980年代,發表了布料裁貼作品,其磅礡的氣勢震撼了藝壇,並建立了屬於他自己的東方空間主義。如今已屆八十七歲高齡的朱為白,仍然是老當益壯,其美術創作從不跟隨時尚,也不迎合潮流,而以獨創的「刀剪精神」,為臺灣美術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六、《內斂‧融通‧黃朝謨》


黃朝謨,1939年生於屏東東港。從小就喜歡在外祖父的店鋪中觀賞書畫,以及在廟宇中欣賞彩繪和楹聯;而他成長的環境,因為有著海洋的開闊與浩瀚,以及變化不息的生命力,對於他日後的藝術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1967年黃朝謨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系,並留任為助教,再升等為講師,在文化學院前後的十年之間,創作的視野為之大開。三十六歲再進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深造,之後便定居於比利時,長期致力於推廣臺灣、比利時的文化交流。五十歲時曾經返臺,擔任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系主任一年。


論及黃朝謨在超過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生涯中,他兼長中西繪畫、書法和雕塑,並廣納博涉、融通內化,展現出海洋般的包容性格,成為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


回顧黃朝謨的繪畫藝術歷程,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第一是1963到1973年,主要是以學習、消融多位師長的藝術養分,並認真寫生,嘗試在師承傳統、自然及自我之間尋找平衡點。第二是1974到1989年,也就是從初抵比利時深造、定居,到返臺擔任美術系系主任為止,在這一段時期,他積極創作個性化的彩墨畫,並且勤練書法,嘗試藉由母文化的反芻,來融合歐陸的新文化。第三是1990到1995年,開始他的尋根內化,主要是發揮在油畫作品上,創作出所謂「廣闊風景」的形式,建立起鮮明的個人畫風的辨識度。第四是在1996年以後,進行更具深度和廣度的思維,因此他的畫風邁入多元而大器,而且更趨於嚴謹、結實與成熟。


內斂謙和的處世風格,加上融通內化的創作能量,堪稱是黃朝謨其人其畫的特質寫照。此外,他將解剖學和素描的素養,透過觀摩自學,進而發揮於雕塑的創作和教學;同時也將書法、水墨畫中的筆墨趣味和意境、取景視野及雕塑的體量感,融入到油畫創作當中。更能將「母文化」與「外洋文化」融通內化,形成大器而具有辨識度的獨到畫風,使得他能夠卓然自立於藝壇。


「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共計二部


一、黃朝謨


黃朝謨1939年出生於屏東東港,自幼小即喜愛繪畫塗鴉及書法,他以臨帖自習,開始書法的自我學習。1963年時進入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接受正式學院訓練,學習更多知識與繪畫技能,進入新階段的創作時期。文化大學畢業後不久,黃朝謨回到母校執教,教導雕塑課程。之後為了追求視野及能力的精進,他辭去教職赴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深造,接受嚴格的西畫與雕刻訓練。


在多元文化洗禮下,黃朝謨極力思索如表現出母文化特色,他將中國書畫與西畫融合,建立起自我的風格。畢業後他在僑居地比利時與臺灣兩地往返居住,持續寫生繪畫創作不懈,勤奮於藝術的追求探索與抒發,交出許多動人的風景繪畫創作。


黃朝謨在藝術的追求中,由平面繪畫到雕塑的立體造型逐步探尋。體認了平面與立體之關係,並在平面畫面上融合了立體架構。其畫作融合了中西技法之長處,結合了自然與心境,作品中常見寬闊遼遠的景象。


黃朝謨內斂謙虛,他踏實誠懇地日日練習、探究與追求,統合繪畫、雕塑、書法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圓融人生中接受的東西文化洗禮,在作品中悠然地展現精緻深度和自在氣韻。


黃朝謨擅長繪畫、雕塑及書法,經歷過東西方學院教育與嚴謹的訓練,他在平面畫面上融合了立體架構、展現物體分量與質感,也將多年來勤練書法的底蘊,融合在西畫創作中,他以統合東西方繪畫形式與技巧的能力,淬煉出擁有個人特色的精彩風景畫作。


黃朝謨的畫作擁有開闊的視角取景,構圖嚴謹完整,色彩細膩豐富。內斂樸實的他將對自然環境的深愛,及對人生自在圓融的追求,投注於廣闊深遠的畫作中,完成了氣韻深長、優雅自在的藝術創作。


二、顧重光


顧重光出生於1943年,畢業於師大美術系及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他在師大美術系時期,跟隨著林玉山、李石樵、廖繼春、李澤藩、黃君璧等名師學習,從學生時期就努力創作,嶄露才華。以油畫組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在校期間受到名師們的指導與薰陶,不但養成了紮實的繪畫能力,也讓他汲取東方藝術的思想及養分,精練了西方繪畫寫實造形的功力。


顧重光早期較多抽象的繪畫作品,他以一種奔放、狂飆的抽象風格,被當時媒體稱為「一支尖銳的現代的箭」。在從事從抽象創作多年後。他大幅度的轉向精細的照相寫實風格,陸續發表不同系列的作品,無論是水果、瓷盤、花卉的靜物系列,鄉土、絲路風情的風景系列,以及對位系列等,作品在高度精細寫實技巧中,藉由題材的放大、對比、排列、組合等,架構出奇妙而非凡的視覺效果。


顧重光在多年的繪畫生涯中,發展出許多不同的藝術創作系列,顯示出他多元的喜好及勇往直前的藝術嘗試。不管是華麗或樸質的呈現,作品都蘊含著一種東方秩序平衡的美感,在西方的形式中散發東方文化的靈魂。他擅長的繪畫藝術領域包含了油畫、水彩、水墨、版畫、裱貼等,他在師大美術系時經由名師們的指導及自我的努力勤練,養成了紮實深厚的繪畫功力,在學期間就已得到香港國際繪畫獎項,展露早慧的才華。他擁有東方藝術的思想與養分,也擁有西方繪畫的寫實功力與國際觀。


顧重光的繪畫創作從「抽象表現」到「新寫實主義」,從個人思想到民俗文化的融合呈現,在創作手法及內容呈現上精彩多元。在不同的系列作品中,都展現出他精湛的畫功與細膩的個人思想。他多年來持續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以及不停頓的藝術追求,在不斷自我超越的藝術之路上,展現出他獨特豐富的個人風采。


有關以上「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兩項104年度出版品,將廣為贈送國內大專院校、附設美術班的中小學、圖書館、文化機構等單位,以廣為推廣,建構常民化的美學環境。並且寄發我國駐外機構等單位,以期推廣我國美術發展並提供相關藝術研究資料,以增進海外人士瞭解。藝術家顧重光、黃朝謨紀錄片於12月間,分別安排於公共電視13頻道、公共電視HD高畫質頻道、公共電視2臺、原住民電視臺以及宏觀電視臺等頻道播出,詳細內容請上國立臺灣美術館網站http://www.ntmofa.gov.tw或公共電視網站http://www.pts.org.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