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第7場 對話討論轉型原則及園區空間新想像

  • 日期:2018-03-10

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自去年12月起策辦以審議式民主機制的願景工作坊,期望促成細緻的社會討論及公民參與,第7場願景工作坊於今(10)日登場,20名參與者來自臺北、苗栗、臺南、臺東等地,亦廣佈於各年齡層及職業類別。為促成參與者的知情討論和多元思考,願景工作坊安排歷史經驗各異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及退伍老兵分享生命故事,並邀請學者專家引言有關轉型正義、歷史和空間的各種觀點。參與者經過深入討論後,提出各種園區空間轉型的想像。文化部後續將整理參與者多元意見,並研議到中部、南部、東部舉辦多場次的願景工作坊,引入更加豐富的觀點。

首先登場的二二八關懷協會潘信行理事長,為受難者潘木枝先生之子。潘理事長以好幾個家庭小故事,說明記憶中父親的慈愛形象,提到二二八事件後家庭破碎的錐心之痛,也希望去年12月通過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能具體落實。年紀將近百歲、不便到場的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先生,則以執行團隊事先採訪的影片,分享從軍歷程中對於蔣中正總統的觀察及認識。

白色恐怖歷史研究者林邑軒先生說明「轉型正義」所涉及的二種「正義」觀點,包含主張以牙還牙的「應報式正義」,以及訴求透過溝通對話來創造社會和解的「修復式正義」。林先生認為推動轉型正義的目的,除了針對過往錯誤釐清責任、懲治不法,更重要的是要展望未來,思考如何撫慰受害者及進行人權教育,避免歷史重演。臺中科技大學陳凱劭講師從建築史研究者的角度,說明社會政治的變動如何影響建築物的外觀、風格及結構,分享臺北城的老地圖和中正紀念堂當初競圖的各項設計案,讓參與者瞭解今日所見的中正紀念堂如何產生。

參與者經過分組深入討論後,綜合分享今日討論的意見。參與者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原則及未來園區定位方向,認為園區必須去威權化、增加親近性,要具備轉型正義教育功能,運用科技、藝術方式呈現過去民主及傷痕歷史,透過藝術裝置及文物檔案彰顯紀念對臺灣民主有貢獻的前輩,讓多元立場並陳,成為臺北市的城市意象。參與者也對於堂體、園區、草皮區、圍牆、夜間照明等提出建議,營造友善身障者的環境,增進民眾可親性及使用便利性。此外,參與者提出人權教育是轉型正義的核心基礎,尤其要透過學校教育讓學生認識歷史及人權民主自由的價值。

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的7場願景工作坊,為使每位參與者都能深度而充分的討論,每一場人數約為20人,且藉由報名和邀約機制的設計,每場工作坊如同社會的縮影,參與者具有性別、地域、年齡、職業、生命經驗、價值取向的各種背景。目前的7場願景工作坊,總計共有約600人次報名,實際參與者為142人。各場次願景工作坊對於轉型方向雖然並未產出共同結論,不同立場者也表達各自的立場,然而透過每一次工作坊的引領,確實已逐步啟動社會對話,促成相互的知情對話及傾聽理解,打開對話的可能性及對於願景的想像。文化部希望透過一連串社會討論計畫作為觸媒,讓各界對於相關議題能深度討論,正研議到臺灣的中、南、東部加開願景工作坊場次。所有民眾多元意見將作為中正紀念堂轉型的參考依據,進一步修訂「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的轉型法案,召開公聽會擴大開放參與討論,再提送草案至行政院將成立的促轉會審查,並由行政院核定後送立法院審議,以完備法制程序。

為公開透明相關資訊,並使未能到場的社會大眾也能瞭解工作坊的討論情形,7場次工作坊除現場直播外,完整內容皆同步在網站的「出來講」(網址:http://cks.moc.gov.tw/event/)以及「中正紀念堂轉型給問嗎」粉絲專頁直播,影片將持續留存在計畫網站上。民眾也可到網站的「鍵盤討論」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