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3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微型城市展 紐約登場

  • 日期:2013-08-08


     由臺灣新銳策展人陳韋晴、賴麗惠創辦之紐約inCube Arts藝術中心策畫的「2013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微型城市」展,727日起至831日於紐約市曼哈坦Stephan Stoyanov畫廊、布魯克林Residency Unlimited藝術中心、皇后美術館及NARS 藝術基金會同時登場。這次共有33位藝術家參展,其中包括臺灣、日本、韓國、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尼及印度等國。該展與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及鳳甲美術館合辦,由文化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臺北巿政府文化局及臺中巿政府文化局贊助,盛況空前,精彩可期。88日晚間6時至8時將於下東城Stephan Stoyanov畫廊舉行開幕酒會,歡迎對亞洲當代藝術有興趣的民眾不要錯過。

    
策展人陳韋晴表示:「伴隨東亞社會經濟發展,帶動了東亞城市都市景觀和建築多元性的雜陳,巨大的城市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亞洲經驗證明了城市可以無限擴張。而新興亞洲城市的崛起,也證明高密度人口也可以發展出城市生活的另一種可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亞洲都會型城市,發展出快速、便利且高科技的生活型態,在不斷破壞與建設並進的過程中,文化、社會、道德、信仰、生態環境、經濟結構等等也產生變化,外在都市面貌的遽變,可用肉眼觀察,然而內在系統的改變與瓦解則須在顯微鏡下觀察、省思,於是策劃『2013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微型城市』展,即是透過各國藝術家的作品,如抽絲剝繭般,從小型城市的各種現象對應呈現出整個大環境下的全球化趨勢。」

    
策展人賴麗惠補充:「『2013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微型城市』展鎖定探討亞洲國家在歷史中被殖民經驗下追本溯源的現況,也向下觀察城市/地方的生活經驗中「向內觀看」的感知變化。二次世界大戰後終止許多強權佔領,各國在獨立之後拼湊被抹去的自我歷史、極力追求『去殖民』下的自我認同,試圖重塑在地文化;同時,亞洲各國依舊深受西化影響,以西方文明為標竿追求進步,甚至以西方視角實踐『去我』本源,在迷失自我根源與文化中卻忽略關注『人的內在』。在超過半世紀的咀嚼與沉澱後,向外流動的移民與內地的殖民經驗紛紛呈現出『向內觀看』的特質,人文主義的傳統緩緩的再現,造就出現下文化混血的新面貌。」

    
「微型城市」展廣泛地觀察現今社會所默許、苟同、反抗與爭取的各種現象,並提出一連串的提問:進步的理想究竟帶來什麼樣的未來與代價?它是否已將現下的生存環境推向超載的狀態?我們是否在破壞與建設不斷輪迴的現象中得到經驗?工業時代後,鄉村人口大舉移入城市,需求提高、都會區快速蓬勃發展,帶來整個社會結構及經濟體制的改變,隨著城市發展所帶來的高科技、舒適、便利的生活形式,對環境的衝擊為何?對於身處這個環境當下的人們又帶來何種影響?資訊平台快速發展衍生出全球性競爭、牽一髮動全身的「扁平世界」效應,網路移動串連世界形成高速孤獨、資訊滿溢的現代生活特質,個體與群體的自然關係因科技而異變,是否消弭了真實在地生活經驗?

    
「微型城市」展以「時基新媒體藝術」(time-based media art)方式提出新定義,企圖統整數位藝術(Digital Art)、多媒體藝術(Multi-media Art)、錄像藝術(Video Art)或科技藝術(Tech Art)等分類,舉凡採用視頻錄像、電影、聲響、音頻、電腦技術、光、網路、動力機械、裝置等媒材創作都在此範圍內。「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將成為美洲藝文平台中專注於「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慶,將透過此創作媒材呈現「亞洲現況」種種內在與外在系統的變化,用微觀角度探討對應全球發展的在地影響。展覽內容聚焦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家創作,包含視頻錄像、短片、動畫、動力裝置與即時聲響藝術表演等媒材,以自身所在的亞洲為背景,關聯全球所發生的各種社會問題為基礎進行創作,呈現「亞洲現下」的內在與外在系統變化,不同文化混血新貌與城市經驗,用微觀角度觀察亞洲城市對在地、全球文化的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