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3年「後山容顏-花東國民記憶庫」計畫正式啟動 落實文化泥土化 讓說故事蔚為風潮

  • 日期:2014-02-14


     在您的生命中,是否有許多令人回味的生活體驗、生命記憶、感人往事、奮鬥歷程,很想與人說說這些人生最珍貴的經驗與智慧嗎?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辦理102年「後山容顏-花東國民記憶庫」計畫,在花東兩地,已成功蒐錄80則故事,並上傳至「國民記憶庫-臺灣故事島」網站http://storytaiwan.tw/,民眾從故事中得到激勵人心的力量,同時舉行成果發表並宣布該項103年計畫繼續辦理並正式啟動,希望蒐錄更多花東兩縣國民美好的生命經驗。

     記者會以創新手法展現,由李吉崇館長擔任導演,帶領「臺東生活美學館劇組」演出故事蒐錄的實際過程並邀請故事主角王河盛老師現場訴說「老癡呆變活字典的傳奇」。王河盛老師說:退休前生了場大病動了兩次手術,康復後卻發現自己疑似有「老人癡呆症」必需要靜養,於民國83年辦理退休。大病之後,對生命頓悟,希望自己可以「為家鄉留下歷史」,於是用生命、用熱忱花了4年時間,在93年初完成一套六部的「成功鎮志」。

     記者會原可以親眼看到掌中戲民俗劇團何石吉團長,以布袋戲演說他如何從一個失學者靠著反覆收聽錄音帶練習戲中的台詞,最後在布袋戲領域闖出一片天的精華版。可惜他當天「軋」戲不克前來。但導演臨機一變,要求劇組人員前往何石吉團長府中蒐錄故事,正好說明蒐錄故事作業也有「到府服務」。

     該計畫能成功地蒐錄80則故事,8個故事蒐錄站功不可沒,記者會亦邀請到關山、洄瀾二個故事蒐錄站的義工代表周福安及陳瑞萍到場分享蒐錄故事時與主角互動的溫馨小插曲。分別談到為蒐錄經典故事,如何下山下海、突破蒐錄者心防、如何克服不願面對鏡頭的窘境等,更顯出蒐錄故事的彌足珍貴。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長李吉崇則以「導演」的角色說明「國民記憶庫-臺灣故事島」計畫的精神所在。他說,「國民記憶庫」是文化部重大政策之一,作法不同於過去文史調查的客觀紀錄,而是由個人出發,帶著情感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是公民文化平權及文化泥土化真正落實的體現。是一個是以聲音來刻劃生命的感動,以故事來演譯生命美學的活動。每個人都是生命的潺潺小歷史,透過「後山容顏-花東國民記憶庫」,可以將記憶小河匯聚成最撼人的生命故事長河。

     李吉崇館長表示:「後山容顏-花東國民記憶庫」計畫還有一項呼應現代科技的作法,即將蒐錄到的故事作成影音記錄並上傳雲端與大眾分享。且一源多用,日後有機會可以在電視、廣播、網路平台合作發表;這些故事將來也可能成為電影、小說、文創的靈感源頭,是很有意義的文化工程!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執行「後山容顏-花東國民記憶庫」計畫,係委託花東二縣生活美學協會,或民間團體設置故事蒐錄站。在花蓮縣設有;洄瀾、壽豐鄉、馬里巴西、卓溪鄉等4個生活美學協會故事蒐錄站;臺東縣設有:成功鎮愛鄉協會、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鹿野鄉筆鋒影音工作室、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大武鄉及臺東生活美學館等6個故事蒐錄站。

     國立臺東生活美館透過13日記者會宣布,103年「後山容顏-花東國民記憶庫」計畫正式啟動。因此,不論是您想說自己的故事,或是您想推薦「有故事的人」,通通都歡迎您就近到國立臺東生活美館所委託的「臺灣故事島:國民記憶庫」10個故事蒐錄站填寫預約單,即有專人為您錄製故事並上傳雲端與人分享,您也可以成為說故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