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8年花蓮縣音樂創作工作坊暨歌謠傳唱」 聯合成果發表會11/17正式展開

  • 日期:2019-11-14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花東多元音樂扶植計畫」,今年邁入第四年。為激發在地認同、傳承及保存多元音樂文化,並鼓勵在地原創音樂發展,特辦理「108年花蓮縣音樂創作工作坊暨歌謠傳唱」。歷經三個月的密集練習歌唱與創作,將於11月17日(星期日)下午三點在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演藝堂,舉行聯合成果發表會。發表會中除了與大家分享學習成果的學員們,更邀請到金曲歌手王宏恩、羅文裕、黃子軒、徐哲緯,聯合與這群音樂創作愛好者,以及歌謠傳唱的各族群鄉親一同登台演出。

本次的計畫中,和往年不同的是,主要是為了更落實資源的平均運用,以達照顧偏鄉的宗旨,在教學課程的設計,有三個族群包含原住民、新住民、客家分別在卓溪鄉與玉里鎮,音樂創作工作坊及閩南班則位於吉安鄉。花蓮縣轄地形狹長,在一百多公里的南北距離下,資源的調配上著實有相當的挑戰。自6月開始,整個計畫,分別為「音樂創作工作坊」以及包含有「原住民(布農族)」二個班、「新住民」、「閩南」、「客家」等六個班級。這次參與上課的學員有音樂創作班從一百多位報名者資料中,推選出15名精英學員,原住民46名,新住民25名,客家44名,閩南29名,共計159名。課程進行長達三個月,已陸續於9月28日在吉安慶修院辦理閩南歌謠成果發表會,10月4日於玉里鎮藝文中心舉辦原住民、新住民、客家歌謠聯合成果發表會。

課程的進行過程,在吉安的音樂創作班,延續去年推廣「宅音樂」的模式,以挖掘全素人為主要招生方向,其中包含了醫生賢伉儷、警官、民宿業者,學校老師、上班族、在學學生等,在二個月的課程中,學員們不但顯現出驚人的天份,共創作十多首歌曲, 首首動聽,並推選其中的8首,以及3首的創作優選詞錄製專輯,將於聯合成果發表會中首次發表。為了激勵各位學員的創作能量,也安排金曲歌手王宏恩的詞曲創作講唱會,以及國寶詩人葉日松老師的創作分享會。 閩南歌謠傳唱的課程內容,以40-80年代當紅的經典老歌為教唱主軸,負責教唱的為今年剛獲得薪傳獎的沈廷憲老師。原住民則是布農族語言教師的張彩蓉老師,李積譽老師則為新住民精心策劃印尼與中國邊疆民族大串聯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客家則由多年為語言歌謠傳承不遺餘力的劉盈君擔任指導老師。課程多元且活潑,除了經典的謠唱,也設計劇情的編排,還有舞蹈的展現,無論是享論國際的布農族「八部合音」,日據時代當紅的閩南語歌曲,思鄉情懷濃厚的印尼童謠,中國民謠,更挑戰了客語母語新創作的歌曲演唱。

主辦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花東多元的族群與生活樣貌造就了瑰麗多變的音樂型態,花蓮人也因此為傲,即使在有限的資源下,更需要著力培育、維護與發揚。 11月17日(星期日)下午三點,則為這次計畫舉行三次成果發表會的最終場,活動內容非常精彩,包含音樂創作分享發表,歌謠班演唱大串聯,並有金曲歌手帶來創作歌曲。也藉由舉辦成果發表會的活動,讓更多的民眾了解與支持,將音樂成為族群間的共同語言,減少城鄉的差距,尊重多元族群文化,關懷弱勢及偏鄉地區的藝文發展,促進地方及族群間的祥和與互動。